顾秀莲:振奋精神 凝聚力量 引领妇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顾秀莲在全国妇联九届四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顾秀莲 来源:妇女儿童工作文选 时间:2006年12月14日

2006年,全国各级妇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带领妇女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条主线,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坚持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一提出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妇女发展内新举措;坚持教育引导与组织发动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呈现出新气象;坚持普法宣传与依法维权相结合,落实妇联系统“法制宣传年”的各项工作,为履行职能注入了新活力;坚持评估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两纲”实施迈出了新步伐;坚持上下联动与内外交流相结合,妇联统战联谊工作和妇女民间外交工作创出了新业绩;坚寺巩固成果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妇联组织和干部“双五”能力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总的来看,今年各级妇联更加注重围绕大局、谋划长远,更加注重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更旧注重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求真务实,为明年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
   同志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均重大决策部署卜来,是我们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2005年,我们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设的全局高度,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专题研究了妇联组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这次执委会议就是要进一步深人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在总结新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谋划、部署和推进妇联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第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约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有新的重大发展。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科学总结和全面升华,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为妇联组织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指明了前进方向。
   要更加全面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决定》从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在现阶段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构成了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我们一定要把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同落实“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做到在认识上有刻运用上有新收获。
   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广大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发展新机遇。妇女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提出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给妇女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发展社会事业,将为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与男性的平等发展,以及城乡、区域、不同妇女群体的共同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使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的维护;建设和谐文化,将把妇女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完善社会管理,将为妇女投身改革、服务社会营造有序的环境;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将使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妇女的素质和能力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战略还不相适应,妇女对发展资源的占有与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任务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妇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引导妇女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妇联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的重要使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密切相关。《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这对新时期的妇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联系群众,就是要深入实际、扎根基层,最大限度地把妇女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服务群众,就是要倾听呼声、了解意愿,尽心竭力地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教育群众,就是要引导妇女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激发创造、创新的活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就是要畅通渠道、健全机制,
努力使法律赋予妇女儿童的各项平等权利真正得到落实。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共创和谐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强音,以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己任,以夯实组织基础、提高服务能力为保障,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谋经济发展、共促社会稳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充分发挥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妇女强化主体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切实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要宣传引导妇女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谐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作支撑。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给妇女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叱的重大任务,目的就在于增进思想共识、筑牢精神纽带,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直德上共同进步。我们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妇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妇女,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冲鼓舞妇女,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感召妇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寻,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团结鼓劲的工作,引导妇女用和谐的思维认只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足和谐的社会风尚。
   要教育培训妇女提高整体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主力地投身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妇女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适应环境、摹与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和妇女自身的全面览展来看,提高妇女素质是长远之策〔zoos年的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和九届三欠执委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适应妇女全面发展要求的妇女教育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压了“巾帼成才行动”、“百万妇女学科技”、“百万妇女学法律”、“百万妇女网上行‘’等酥动,对于提高妇女素质、增强发展本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加快妇女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着力发展城乡妇女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妇女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着力推动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妇女在巨高层次上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女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她们参与国家和上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壮大女子院校的办学实力,使之成为创新妇女理论、乡养妇女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协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妇女教育的综合效益,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岗位女能手和高素质妇女人才。
   要鼓舞激励妇女有新的作为。无论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近期目标,还是实现全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都必须让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多年来,各地妇联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五大主体活动和四项工程,开辟了“巾帼致富促进行动”、“农家新生活建设工程”、“公益岗位惠妇女”、“女性科技创新”、“千万家庭创平安”等富有特色的工作载体,调动了妇女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为妇女全方位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搭建平台,注重发挥优秀妇女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妇女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参与改革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谐,建设文明家庭巩固和谐,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上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

   第三,努力促进广大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同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行业之间,机会不均等、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妇女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统筹力度,推动实现妇女的携手共进。
要统筹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妇女发展是近年来妇联工作的重点。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我们就动员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召开了专题会议,作出了专门部署。各级妇联在整合资源、协调力量、推动城乡互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实践中,我们要遵循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发展维权齐抓、宣传培训结合、文明和谐共进”的思路,建立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的长效机制,搭建城乡对接帮扶的服务平台,深化“科技牵手、项目牵手、资金扶持”活动,在争取惠农政策、扶持龙头大户、建设和谐新农家、加快整村推进等方面下大力气,引导农村妇女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走科技致富、转移致富、生态致富的路子。要用足用好国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实施“春风送岗位”行动,强化项目开发、小额信贷、就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措施,鼓励城乡妇女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要统筹区域妇女协调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展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各地妇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按照“妇联所能、自愿参加、联动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立了泛珠三角9 +2妇女合作框架平台、长三角16城市妇女工作协作平台、东西对口互助平台以及环渤海区域女性发展联合网络,初步形成了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携手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区域组织的合作领域之深人、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都是前所未有的,为区域妇女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今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的结果看,各地妇女儿童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两纲”的难度较大,区域妇女协调发展有许多课题需要破解。我们要大力推广妇女_〔作区域化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切实加强妇女发展、维权、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互联、平台互通、载体互融、资源共享,注重发挥女企业家、女能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妇女儿童的扶待,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推动实现东中西部妇女和妇女组织的共同进步。
   要统筹不同妇女群体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群体内部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利益需求更为多样。妥善处理不同妇女群体的利益问题,照顾不同妇女群体的关切,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兼颐,既关心农村贫困妇女、城市低保妇女、下岗失业妇女的生活状况和致富需求,又关主女领导干部、女企业家、女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既积极为中青年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牵线搭桥,又要给予老龄妇女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努力使我们的服务惠及最大多数的妇女群众。另一方面要坚持突出重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久的切身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妇女利益协调机制、妇女诉求K达机制、妇女群众矛盾调处机制、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帮助妇女解决就业、医疗、生会保障、子女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真正让妇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普遍导实惠。
   
   第四,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妇女发展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7。为此,我们要切实把妇女发展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审视、去谋讨、去推进。
   要促进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实施妇联系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年”以来,各地党委政府普遍加大贯彻5实国策的力度,下发文件,增拨经费,增加编制,创造条件,为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湖北省委专门下发了深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推生妇女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省、市、县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中应有50%以上的页导班子配备女于部;黑龙江省规定,省、市两级人大正式代表候选人中妇女的比例不夭于30%;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后,新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实施办法;湖南积极推进农寸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全省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村达95%以上,99.3%的村委a有女委员。我们要抓住党政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的有利条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r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推进妇女法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加大普法宣传、维劝务等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两法”、“两纲”的贯彻实施,使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磷障的相关指标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中一并推进。今明两年,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将集“换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培养选拔女于部、发展女党员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鉴荐优秀女性人才,促进实现中央提出的配备女干部的工作目标。
   要促进家庭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家庭和社区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石。无论是增加致富、凝心聚力、教子育人,还是维权维稳、反腐倡廉、扬俭抑奢,家庭和社区都是重要的阵地。这些年来,各级妇联开展的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家庭和睦、社区文明。在推动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中,我们要把和谐理念与精神寓于各类特色家庭创建和巾帼志愿服务项目之中,大力发展社区家庭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发动妇女和家庭参一与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和谐创建活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当前,城乡“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尤其在城市,平均已达到30%,有的甚至已超过50%,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推动形成代际和谐、老少共融的良好风尚。家庭暴力是危害妇女权益、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丑恶现象。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都对家庭暴力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我们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区”等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努力建设平安和睦的家庭,使“和谐”成为联结家庭、社区与社会的纽带。
   要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央s号文件下发以来,各级妇联切实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为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要看到,现阶段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未成年人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中央把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牵头任务交给妇联,这既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也赋予了我们重要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契机,针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推动出台有关政策。要努力实施“十一五”家庭教育工作规划,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宣传实践活动,发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发挥校外活动阵地的实践育人功能,使更多的家长和未成年人受益,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应有之力。
   要促进妇女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妇女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全方位推进妇女民间外交工作,为发展国家关系、增进与世界人民特别是各国妇女的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发展规划,为妇女民间外交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妇女民间外交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内容广泛性、形式灵活性等特点,使我国妇女和妇女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对外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政治、经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同各国妇女和妇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友好交流活动,在中国一东盟、中非、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性峰会中进一步促进国际区域妇女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人权斗争中充分发挥全国妇联享有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作用,在国际妇女事务中表达我们的观点和主张,在国际交往与项目合作中争取更多、更好、更优的资源,切实履行好妇女民间外交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我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推进国际妇女运动的进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第五.着力构建社会化的妇女工作体系。妇女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国家重视社会建设、关注社会事业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与党的群众工作规律相符合、与社会事业进程相协调、与妇女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化妇女工作体系,促进妇女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总结妇女工作社会化的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向服务型转变,社会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向多渠道配置转变,妇女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对象不断扩大,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只有坚持走社会化的道路,广泛吸纳各方面力量参与,妇女工作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各级妇联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理念上,形成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强化了妇女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意识,提出了妇联干部要努力成为社会工作行家里手的要求,增强了借船出海、借台唱戏、借力发展的本领;在组织上,推动建立了由党政职能部门组成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及事关妇女儿童工作的协调机构;在方式上,注重争取社会资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调、部门合作、各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各地“两纲”实施的总体情况较好,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政策保障到位、成员单位工作落实到位、妇儿工委办公室协调服务到位,也与各级妇联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我们要以完善社会化妇女工作体系为重要依托,切实发挥好社会协同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妇女儿童发展和妇女工作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要创新社会化的妇女工作思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将交给社会组织。我们要坚持工作职能立足社会,开展面向妇女儿童的个性化服务、面向普通大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扶贫助困服务,努力做好提供服务的工作;畅通代表妇女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努力做好反映诉求的工作;引导妇女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指导各类妇女自治组织有序发展,努力做好规范行为的工作。要坚持工作对象面向社会,既强化个案维权,又代表和维护较大范围的妇女群体的利益,力争使妇女工作覆盖到最大多数的人群。要坚持工作力量聚合于社会,把活跃在社会上的巾帼志愿者,研究妇女问题的专家、学者及一切热心人士都吸引到妇女儿童事业中,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坚持工作手段借助于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打破自上而下的传统工作方式,使宣传教育、社会动员、依法保障、典型示范、社会公益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使妇女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要健全社会化的妇女工作机制。机制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既要立足当前,通过机制建设解决妇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项目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做大、做强已有品牌的基础上,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开发一批有活力、有实效的新的工作项目,打造一些新的工作品牌,带动工作的整体发展。要建立健全开放式的资源整合机制,争取党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各种协调机构的作用,发展妇女儿童公益事业,协调一切力量为妇女儿童发展服务。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考核公制,把党政领导满意不满意、社会各界认可不认可、妇女儿童受益不受益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表彰先进典型,推广特色经验,提高工作品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同志们,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为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勾画出宏伟的发展蓝图,妇女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波澜壮阔的发展潮流,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成功的实践和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上升为理论,准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的发展脉络,奋力开创中国妇女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伟大时代的热烈召唤,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我们要审时度势,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妇女运动所处的历史方位,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广大妇女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全面梳理妇联组织在理论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深人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大格局中,努力构建和不断完善妇女理论研究体系,妇女教育体系、社会化妇女工作体系和支持体系,使妇女事业的发展富有长久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引领亿万妇女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焕发更加饱满的创造热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上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