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妇女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冬玲 来源:性别研究视界 发布时间:2023-09-28 16:22:09

编者按

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为迎接中国妇女十三大的召开,性别研究视界即日起开设“喜迎妇女十三大 巾帼奋进新征程”专栏,系统梳理中国妇女十二大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本期推出第十篇《支持妇女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科技创新作出专章部署,并放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凸显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女性科技人才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她们施展才能、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支持。

出台积极政策,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020.04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主持召开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座谈会,听取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各方面意见,强调加强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引领服务联系,推动出台意见措施,为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奋斗营造更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2021.04

经过一年的努力,2021年4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引导女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不移自主创新、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加速推动成果转化、广泛开展巾帼科技志愿服务、深化交流合作,要积极为女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支持和服务。

2021.06

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从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完善女性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加强女性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女性科技人才基础工作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更好发挥在科技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以及加大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建立有利于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评价机制、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和生育友好型工作环境、培养女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女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等16项具体措施,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各省(区、市)积极落实两份文件精神,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或计划。

2021.05 

上海市妇联联合8个部门发布《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上海宣言》;11月又联合16个部门出台《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

2021.0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科研院所中率先出台《中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十条意见》。

2021.11

重庆市4个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高校女性出台的科技创新领域政策。

浙江、山东、北京、福建、广东、安徽、四川、陕西、贵州等省市也出台了促进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措施。

2021.09

中国女医师协会启动“女医务工作者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通过加强女医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创新人才遴选机制等,引领广大女医务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作贡献。

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2021.05

全国妇联、科技部、中国建设银行在江苏常州共同举办科技创新领域女企业家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百名科创领域女企业家代表参加培训。

2021.07

广东省妇联、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广东中银“南粤巾帼贷”专属融资服务方案》,提出女科技工作者以及女性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可由其中的科技创新巾帼贷项目额外享受最高50万元的免抵押贷款额度,并享受普惠金融贷款优惠利率。

2021.07

南京市科技园所和科技企业集中的秦淮硅巷成立了妇女联合会,为硅巷的女性人才、女性科技工作者、女性创新创业者提供更精准的帮助与服务。

2021.10

为了给女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在合肥举办了长三角女企业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暨对接交流会。

从9月开始,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纷纷举办女性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尽展巾帼科技创新创业风采。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截至2021年12月,已有北京、西藏等18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女科协或类似组织,另有广东深圳、浙江金华、湖南株洲等9个地市建立了市级女科协组织,全国累计建立县级以上女科协组织101个。

妇女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公布的报告,2018年我国女科技工作者约有3600万人,占科技工作者人数近四成。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女性占比26.0%,研究与开发机构中R&D人员中女性占33.6%,是我国科技大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9年受表彰奖励科技人员中,女性占27.4%。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妇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以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截至2021年,共评选了16届,累计评选出144位青年女科学家,其中有7位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许多女科技工作者担任了学科带头人、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的领导人。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攻克科研难关中竞放“女性风采”,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2017年1月,她又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0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率先实现新冠疫苗国际注册上市,建成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该公司的疫苗研制青年团队中,女性科技人才占80%,成为女性科技人才开展团队科技创新的典范。

2021年,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主任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在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出舱活动专项训练教员吴昊是第一位空间站出舱活动专项女指挥,也是出舱活动训练组唯一的女教员和航天员训练的主教员。

2021年11月7日,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各地妇联联合各部门大力开展巾帼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普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助力提高广大家庭和青少年科学素养。

2021年

全国妇联通过开展“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进乡村、“女医务工作者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女科技工作者进校园专场报告会等,发动83万多名女科技工作者、女医务工作者、女企业家参与科技助农、健康服务等活动,受益群众960多万人。

2021.07

海南省妇联组织“巾帼科技轻骑队”到定点帮扶村举办槟榔和红毛丹种植技术培训班,为当地妇女群众送科技、促发展。

2021.09

福建省妇联启动碳汇科技助农巾帼行,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碳汇+女科技特派员联盟”,创建绿色碳汇农林巾帼示范基地,带动女科技特派员领办绿色低碳农业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作者:马冬玲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百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2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