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与妇联改革:专家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与“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
作者:张永英 王妍 来源:性别研究视界 发布时间:2020-04-14 11:33: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同时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应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人们的就业、生活、聚集方式日益多元化,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四新”领域)人数越来越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复杂多样。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既无法充分动员这些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也无法有效满足其需求,为其提供精准化服务。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下,妇联组织通过推进“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加强对“四新”领域妇女群众的引领服务联系,推动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其提供精准化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看到的是,“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仍存在着覆盖面不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所用受到不同程度制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探索推进“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基本状况

“四新”领域妇女群众流动性大,情况多样,按传统的行政区划方式难以充分覆盖,以业缘、地缘、趣缘等为基础建立妇女组织,可以充分覆盖到妇女群众不同角色的不同需求,实现立体的全方位的覆盖,为“四新”领域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依业缘建组织。包括在私营、个体等女职工多、规模大的企业、社会组织内部建妇女组织,以及在女性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建组织。如福建省泉州市九牧王有限公司在公司内部建妇委会;上海张江O2O丽人之家在张江工业园区内建立妇女工作阵地。另外还包括依据职业身份建妇女组织,将同一行业或职业的女性凝聚起来。如上海长宁家政协会成立妇联和妇女之家,上海徐汇区妇联推动成立徐汇区律师界妇联等。

依地缘建组织。当今的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依据传统行政区域很难实现对妇女群众的有效覆盖,需要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建立妇联组织。例如,商丘市睢阳区妇联立足于服务在沪务工的当地妇女,成立“流动妇女之家”。在如全职妈妈、单亲母亲等特殊妇女群体中间建妇女组织,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对她们进行关爱帮扶。如宁夏银川市某社区妇联将社区里的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妈妈凝聚起来,在社区设置妈妈驿站,组织四点半课堂、心理咨询等活动。

依趣缘建组织。在当前日益多元的社会,人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建立各种组织或网络,妇联也在探索覆盖这些妇女群体的组织形式。如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妇联,将活跃在满春园广场上的11支巾帼文化团队组织起来建立了广场妇联。


二、“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新”领域妇女组织从所服务的妇女群众需求出发,通过向成员提供精准服务、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等途径,推动所联系的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妇女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向所联系的妇女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四新”领域的妇女组织直接面对这些妇女群体,更加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提供的服务也更为精准,更能够满足妇女群众多重角色的多重需求。比如作为非公企业工作的白领女性,可以被非公企业的妇女组织所覆盖,她同时又是一位单亲妈妈,妇联在社区建立的类似妈妈驿站等服务单亲妈妈的组织,又可以为她提供育儿方面的服务,她同时还是一位广场舞爱好者,妇联建立的广场舞妇女组织同样可以满足她个人爱好类的需求。例如,上海徐汇区律师界妇联,针对女律师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开展家庭工作平衡、职业晋升、亲子关系等沙龙活动,提供女律师们互相交流、谈心的平台,提升家庭、职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福建晋江九牧王公司妇联针对女员工面临的子女教育等问题,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和“同心圆”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提供四点半课堂、周末学校等服务,给女员工及子女提供活动平台和场所。

组织“四新”领域妇女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例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女企业家联谊会妇女之家发挥女企业家群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打造妇女创业就业平台,通过建立美容美发培训学校等措施,进行一系列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上海徐汇区铭言菜市场建妇联之后,不仅提供便民服务,还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垃圾环保分类等社会公益活动,丰富了这些菜市场中女性商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她们更加融入上海这个大都市,增加了她们参与社会的机会和积极性。


三、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面临挑战

一是“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覆盖面还有不足。调研发现,“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还没有真正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目标。自由职业群体如演员、歌手、淘宝店主等较为新型的群体流动性大,分布较为分散,导致组织覆盖不足。对全职妈妈、单亲妈妈等特殊妇女群体关注不够,对因共同兴趣爱好聚集起来的妇女群众覆盖不足。另外,在非公企业等建组织面临挑战。非公企业中的妇女组织与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之间在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上有交叉,在已有工会女职工组织的情况下,妇联组织进入非公企业建立妇女组织存在困难。

二是“四新”领域妇女组织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调研发现,有些妇女组织工作经费和活动资源不足。一些妇女组织虽然建立了,但是妇女组织工作人员对工作不够重视,有的不知怎么开展,有的没时间精力。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法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妇女工作中。同时她们大都没有从事妇女工作的经验,对于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不够了解,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云南腾冲热海公司在座谈会上提到:“公司妇联女干部是兼职岗位,妇女活动开展困难,经费缺乏”。另外,全国层面还没有指导“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的专门指导文件出台,各地工作推进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指导。

三是“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不足。“四新”领域妇女组织普遍建立时间较短,有些开展活动较少,并存在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服务不够精准等问题。调研发现,“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开展的活动,普遍存在偏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多为插花、烘焙、瑜伽等休闲娱乐活动,政治性、思想性不足,未能将政治引领较好地融入活动之中;活动内容较为同质且与工会活动具有极大相似性,比如岗位建功、关心关爱等,未能充分考虑所联系服务女性群体的需求、体现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活动缺乏特色。当前,“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发挥,距离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妇联改革目标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四、进一步推进“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进一步增强“四新”领域建组织的力度。一是扩大组织覆盖面。对于流动性较大、较为分散的自由职业人群,建议充分发挥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从需求出发,搭建她们所需的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服务平台。针对覆盖尚不够充分的全职妈妈、单亲妈妈、失独、空巢等妇女群体,建议先对本社区这类人群的基本状况、问题和需求进行调研摸底,针对她们的需求开展服务,逐步建立联系后再成立妇女组织。二是在非公企业建组织方面加强与其他群团组织的协调。扩大“四新”领域的覆盖面是中央对各个群团组织的共同要求。建议全国妇联加强与其他群团组织的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第二,推进“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妇女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建议各级妇联指导“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妇联举办的专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将政治引领融入日常的工作和服务中,通过服务来传达和传递党的关心和温暖。二是增强服务的特色与针对性。建议一方面从所联系服务的妇女群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活动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等,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每一位妇女群众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救助,真正解决她们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她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三,进一步加强“四新”领域妇女组织自身建设。一是完善妇女组织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议全国妇联探索建立“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的制度规范,以指导各地妇联组织开展“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各地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工作制度,比如完善结对互助制度,利用妇联平台互帮互助共享资源,实现双赢发展;完善资源支持制度,对经费、项目等资源支持的方式通过制度的方式加以规定;建立“四新”领域妇女组织负责人联系制度,注重引领“四新”领域优秀女性带头人发挥作用,通过定期召开负责人碰头会、交流会等方式,提高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等。二是为妇女组织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建议上级妇联组织加强对“四新”领域妇女组织的经费支持、平台搭建、工作或项目指导、培训等工作,为“四新”领域妇女组织发展提供经费、项目、人员等方面的资源保障。


作者:张永英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 

王    妍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