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身体与情感:护士劳动的“三合一”特点
作者:马冬玲 来源:性别研究视界 中国妇女研究网 发布时间:2020-05-12 15:00:30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提出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并希望广大护士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5·12护士节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关心关爱护士,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5月7日,沈跃跃主席在学习抗疫巾帼英雄先进事迹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妇联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做好对女医务工作者的关爱和服务。中华护理学会也于近期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全国妇联。在新冠肺炎抗疫阻击战中,护士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她们的敬业精神、专业表现和社会贡献有目共睹。她们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角色,和医生等共同完成维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任务。到2016年,中国共有注册护士35万余人,其中97.9%为女性,具有高度女性化的特点;从年龄来看,近7成年龄在24-44岁之间;从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为65.0%,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6.3%。本次抗疫行动中,人们更多地看到了护士们辛苦的一面,实际上,护士的劳动具有智力、身体与情感劳动合一的特点。


护士的智力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支撑

护士的劳动首先需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代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内容丰富的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护士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如中华护理学会),并拥有体制性的知识传播机制(教育体系与期刊杂志)。

护理学者广泛吸收已有的理论,并努力建立护理学独特的知识体系。1955年,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海尔首次提出了“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护理工作,把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护理领域,使护理专业有了革命性的发展。1987 年之后,护理程序发展为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程序的框架。护士按照这个框架每天为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解决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完成护理的专业任务,需要护士熟悉三基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各类仪器/设备(如CT、心电、脑电检测仪、呼吸监测机等)的操作、急救技术,以及护理程序、行为规范、病房管理及相关制度等内容。护理操作最基本的“三查”(给药、处置、操作前查;给药、处置、操作中查;给药、处置、操作后查)和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都是智力活动,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如看似简单的打针输液,也需要足够的药理知识。

可以说,在整个健康领域,护士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否则无法开展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专业实践。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过程中,护士还经常需要更新知识。


护士的身体劳动:忙碌的“天使”

紧张、忙碌、工作量大是护士们工作的常态,临时的加班也是家常便饭。目前,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备严重不足,同时,反映护士工作量的几个主要指标,如日均输液人次、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数等,又呈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在8小时工作中,个人时间仅占5%左右(约25分钟),包括休息、喝水、如厕等。

对护士来说,每天仅走路就是一个体力消耗大的工作。医院病房往往是一个长长的中廊条形护理单元,且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布局较为分散,这种设计使得护士必须忍受每天走上几公里路程的劳累。在1947年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医院设计会议上,就有建筑师根据调查资料指出,护士每天至少有40%的工作时间用在走路上。1987年,《人民日报》报道一位病房护士,一个班里需要走多达55里路。2007年,有专家指出,有的科室护士一个班次所走的路不少于10公里。有的医院甚至给护士们配备了滑板车代步,以节约穿行时间。

护士工作具有轮流值班和上夜班的特点,影响身体健康。在一天24小时中,护士必须轮流在不同的时间上班,轮班工作给护士造成压力并改变人的生物钟节律,引起疲劳、作业能力下降、睡眠障碍等。护士们还经常要值夜班,而夜间工作被认为可破坏生理节奏,能引起抑郁症状反应,甚至产生“夜班护士麻痹症状群”。

由于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护士们被甲亢、神经衰弱、颈椎病、腰椎劳损、静脉曲张等职业病缠身,有的则因为紧张压抑心情长期得不到渲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导致身心疲惫甚至患上官能性忧郁症。心理学家给这种类型的忧郁症取名“焚烬综合症”。

护士为人类健康服务,但自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她们打针送药、翻抬病患,频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出入病房与检查室,接触到的物理性因素(如针刺伤、噪声、电离辐射、扭伤、腰背损伤等)、化学性因素(如细胞毒素药物、消毒灭菌剂、麻醉废气等)和生物性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AIDS等),都使其工作比其他工作多了几分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篇综合性报道指出,医院工作人员(包括护士)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有致畸作用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对生育期护士尤其是妊娠期护士有危害。此外,护士还面临一些人身安全问题,如来自个别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暴力。


护士的情感劳动:“心”的照顾

在学科发展中,护理学一直强调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对病人进行“心”的照顾,即提供情感劳动,是护理教育、护士职业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护理的关爱本质得到众多护理学专家和从业人士的认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制定并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要求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要“体现人文关怀”。

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冷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形式自然是特殊的。特别是在疾病模式从生物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的护理依然重要,心理性的、情感性的照顾在护理工作中也成为日益显著的要求。这就需要护士不仅用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为病人解决生理的问题,而且需要运用心理技巧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情感劳动在护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能起到药物治疗起不到的作用。

情感劳动首先体现在护士们要对病人进行较多的沟通交流。患者往往有着非常态的心理状况,又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护士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了解流程,努力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合作。护士们往往是机器的首要使用者和新技术信息的解释者,她们要在患者与设备之间建立联系。在令人痛苦的静脉穿刺、置管等操作之前,她们要使患者了解、接受设施,减少恐惧,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的环境。某种意义上,这种情感劳动是医疗中的“软技术”。护士们还要进行安慰安抚等情感劳动。如用轻松的语调开玩笑,帮助重症患者转移对病情的注意力,用“病程长,恢复需要时间”、拿相同的案例如何好转等安慰焦虑的病人,并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可以说,护士们需要不断平衡护理中的“高科技”和“深接触”要求。这种对临床照料中的非技术层面特别是情感劳动层面的关注反映了护理中的社会科学基础。


南丁格尔将护理学科的实质定义为科学、伦理与艺术的结合。为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们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在抗疫行动中,国家多次强调尊重和关爱包括护士在内的医务工作者。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通知》,更是专门针对护士,就落实好相关保障政策措施、表彰奖励、减负、培训、考核、评价、保护人身安全、加大护士宣传力度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对护士劳动的认可和尊重。


作者: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