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静:坚持男女平等,全面落实女性高级专家退休政策
作者:杨玉静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网 发布时间:2020-03-07 10:35:45

 坚持男女平等,全面落实女性高级专家退休政策

    女性高级专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为充分发挥高级专家的作用,国家人事部1990年下发了《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人退发〔1990〕5号),明确规定女性高级专家,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到60周岁退(离)休。这一政策中的高级专家是指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主任医师、正副编审、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特级记者、高级记者、高级工艺美术师以及文艺6级以上的专家。该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层人才中男女退休年龄的不平等问题,受到广大女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拥护,之后十余年很多单位都认真执行了这一政策,将女性高级专家的退休年龄延长到60周岁。

    但是,2000年以来,随着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越来越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有些地方、部门不顾女性本人意愿,以机构改革、压缩编制、加快人员分流、优化教师结构等为由,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要求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律55岁退休。一些科研院所、文化出版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按企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执行退休政策,有些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甚至不到55岁就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实际退休年龄为52.5岁。可以预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铺开,这一问题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引发更大的矛盾。

    男女高级专家退休不平等,不仅有违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精神,不利于女性高层人才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首先,提前退休造成了女性人才资源的浪费。从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看,在现行的退休政策下,女性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力资本投资越大,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年限反而越短。有关研究显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如果55岁退休,女性在获得高级职称后只能工作15年;而且从女性高级专家的人力资本储备看,50岁左右正是身体处于良好状态,经验、能力处于最成熟的时期,让这样一批学有所长、经验丰富的女性高层人才提前被退休,是对女性人力资本的一种政策性浪费。

    其次,比男性提前退休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女性高级专家的经济权益。一方面,提前退休难以获得满额退休金。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龄33.5年,男性37.4年,而根据退休金支付规定,只有满35年工龄才能得到工资替代率为88%的满额退休金,因此,有些提前退休的女性高级专家难以获得满额退休金。另一方面,提前退休,使女性失去5年的与岗位挂钩的收入,影响按退休前工资水平计发的养老金收入。另外,与工龄和在岗状况挂钩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也会受到提前退休的负面影响。

    第三,不利于女性高层人才的职业发展。对工作延续性较强的女性高级专家而言,退休前两年就无法再去承担重大课题,招收研究生也会提前停止。如2006年后北京市属高校就开始执行女副教授55岁退休的规定,53岁的女硕士生导师就不能招收研究生。在工作经验日臻成熟的黄金时期从关键岗位的退出,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放缓和停滞,也意味者她们中的多数人几乎无法发展到职业链条的顶端,这不仅阻碍了女性人才的职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层女性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近些年来,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全国妇联和一些妇女组织,一直在呼吁改革男女不平等的退休政策,实现男女平等退休。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单位结合人退发〔1990〕5号文件的相关政策,对本单位女性高级专家的退休年龄进行了规定,如有的单位提出,副高级女性的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0岁,正高级可延长至62岁;有些单位只是将正高级职称者的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副高级职称者仍按照55岁退休,即使工作需要也只能延长至57岁或58岁。更多单位仍对女性高级专家实行55岁退休的一刀切政策。

    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要求,高度重视女性高级专家平等退休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

    首先,以某种方式重申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并提高政策的刚性和法律效力,将男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60岁。

    第二,制定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就各地、各机构执行人退发[1990]5号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不执行的部门应提出限改的意见,确保文件的执行到位,以保持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第三,公开宣传和落实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延长至60岁退休的政策精神,激励女性高级专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本文为中国妇女研究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自中国妇女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