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阶层女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二)
作者:全国妇联新社会阶层女性状况调查课题组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网 性别研究视界 发布时间:2020-03-07 09:14:24

一、 新社会阶层女性的主要困难和诉求

(一)身份认同模糊,有较强的组织归属意愿

虽然40.1%的人经常参加职业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15.1%的人经常参加社区管理活动,但仍感到参与渠道和资源不足,难以形成较为固定的关系和组织归属。
她们希望被政府和群团组织纳入工作视野;期望相关部门培育扶植更多的女性协会和组织;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新社会阶层优秀女性的表彰和宣传,增进其荣誉感和成就感。

(二) 对职业发展和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有担忧,渴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性别身份和多重角色负担的特殊处境,新社会阶层女性对未来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不安全感。38.1%的人对职业前途最为担忧,尤其以外资企业技术人员(50%)、社会组织从业人员(47.8%)和新媒体从业人员(46.7%)最为突出。另有34%的人担忧养老/医疗保障不足。其中,自由职业者(41.7%)和民营/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36.3%)对养老/医疗保障不足的忧虑程度最高。
她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生育津贴制度,使新社会阶层女性公平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平等就业。

(三)利益表达渠道和公共参与平台有限,期待得到进一步拓展

尽管互联网时代为新社会阶层女性提供了线上利益表达和公共参与渠道,但是她们对线下渠道和平台的了解和利用仍有局限。只有7.5%的人曾通过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提建议的渠道表达看法,10.4%的人曾通过妇联等群团组织反映问题。
她们希望政府和群团组织协调整合资源,进一步拓展新社会阶层女性利益表达渠道和公共参与平台与载体,发挥她们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 婚姻家庭生活中面临突出困难,希望社会理解和支持

一是工作与家庭平衡存在困难,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
在打拼事业和独立创业过程中,中介组织、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从业的女性平衡事业家庭问题更为突出。特别生育政策调整后,在托幼服务和生育保险尚未匹配、妇女生育责任加重的背景下,新社会阶层女性的职场和家庭双重负担也在加重。调查显示,33.9%的新社会阶层女性对平衡工作和家庭表示担忧。
她们希望国家调整与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如对雇佣女职工多的企业采取财税优惠政策等;得到普惠、可及的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鼓励企业承担消除性别歧视的社会责任,创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支持家庭中夫妻共担家务劳动,为女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大龄未婚女性择偶难现象较为普遍。
新社会阶层女性工作压力大、社交范围窄、社交圈不固定、学历高收入高等因素,都增加了其择偶的难度。再加上媒体对剩女的炒作和负面宣传、家庭催婚的焦虑等社会文化因素,使不少大龄未婚女性颇受压力。
她们希望相关组织特别是妇联提供可信任的红娘服务,也希望社会和家庭尊重她们个人的生活自主权,多一份宽容理解,少一份催婚或调侃。

二、思考与建议

(一)多部门协力为新社会阶层女性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进一步重视发挥新社会阶层女性作用,为新社会阶层女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各部门应针对新社会阶层中不同女性群体的特点、困难和诉求,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比如:在加大新社会阶层党外人士培训时,重视提高女性的比例,发现和培养优秀女性人才;进一步落实好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生育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养老、公共托幼服务等配套措施,使新社会阶层女性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等。
二是进一步增强性别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比如新社会阶层女性集中的单位和组织存在大龄女青年择偶难等问题,这些单位和社会组织中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应该予以关注,通过这样的服务体现党的关怀,凝聚人心。
三是进一步加强新社会阶层女性集中的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妇女工作。
按照中央群团改革精神,妇联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切实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女之家,哪里就有妇女工作。目前,妇联组织在扩大组织覆盖面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妇女组织过程中,与工会的妇女工作有所交叉,应该发挥各自所长,团结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引导和服务新经济组织中的女性。

(二)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性地做好新社会阶层女性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新社会阶层女性的组织归属感。
妇联组织应进一步加强新社会阶层女性集中领域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推进在两新组织中党建带妇建模式,拓展组织覆盖面,实现有效覆盖,把新社会阶层女性团结凝聚起来;开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延伸妇联组织体系;加强对新社会阶层女性自组织的关注、引导和服务,增强其对妇联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是寓服务于思想政治引领中,进一步团结新社会阶层女性听党话、跟党走。
要进一步加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女性面临的意愿和呼声、困难和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以服务凝聚人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深化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到家庭领域;引导、组织新社会阶层女性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了解中国国情、妇情和妇女工作,增进政治共识,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新社会阶层女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要进一步加强对新社会阶层党外女性代表人士的培养和引导,扩大新社会阶层女性代表到妇联组织兼职、挂职,担任各级执委、常委、兼职副主席等的人数和比例,发挥新社会阶层女性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她们开展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其热心公益事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项目培训,提高新社会阶层女性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社会化工作能力、处理家庭关系能力等;在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等的评选表彰中加大对新社会阶层女性的评选表彰力度,让新社会阶层女性有更多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四是创新工作平台载体和方式方法,为她们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渠道。
要充分利用妇联系统的工作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针对新社会阶层女性的网上联系、网上服务、网上引导和网上动员,实现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外女性关键意见领袖、网络评论员、网络宣传员、巾帼网络文明志愿者,组建新社会阶层党外女性网络智库;创建新社会阶层女性群体的交流活动平台,通过她们延伸新社会阶层女性工作手臂;加强力度,支持、推荐新社会阶层优秀女性代表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