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支持环境及启示
作者:姜秀花 时间:2017-5-27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网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是人民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边区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把陕甘宁边区作为民主政权建设的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民主政治的模范。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权建设为妇女参政提供了重要契机,各项妇女参政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妇女参政创造了有利条件,广大妇女群众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参与边区政权建设,妇女参政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绚丽篇章。回顾在全面抗战时期边区党和政府为妇女参政提供的各种有利环境,对于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更好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为妇女参政权利平等和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平等享有政治权利是妇女参政的基础和前提。抗战时期,维护妇女的参政权利对于扩大党的妇女群众基础,巩固边区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推动妇女运动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十分重视维护妇女的平等政治权利。1937年5月12日《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在选举资格中规定: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边区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妇女平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是一切民主政治权利的母权。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妇女的选举权,为妇女参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7年、1941年、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3次参议会民主选举及1939年、1942年、1946年召开的3届参议会,妇女们都积极参与选举和边区建设问题讨论,妇女取得和男子完全平等的参政权,当选的女参议员和男参议员并肩起坐,共商国事,妇女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为了切实保障妇女平等政治权利的实现,边区党和政府采取一些特别措施,以保障女性进入各级决策机构。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规定:鼓励妇女参政,各级参议会应有25%的女参议员,各机关应大量吸收妇女工作。 1939年2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实行自愿的婚姻制度,禁止买卖婚姻与童养媳。1939年3月,边区政府又发出通令,要求各级政府、部队、学校、团体在今后各级参议会的选举中,应尽可能达到妇女参议员占25%之提议。同时各机关职员亦应尽可能吸收妇女参加,以资保证妇女参加的权利。这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使妇女的平等政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1941年的参议院选举中,延安县女参议员18名,在参议员中占比22%。

二、为妇女参政创造广泛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广泛动员妇女参加妇女组织是推动妇女参政的一个重要途径。全面抗战开始后,边区党委和政府就提出建立和扩大妇女组织的主张,要求把抗战动员、妇联会的选举与普选运动结合起来。1938年3月8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妇女联合会成立后团结和组织了边区2/3的妇女,会员达17万人,妇联会干部深入农户和田间,动员妇女参加民主选举,为妇女参加普选奠定了组织基础。除了参加妇联会外,许多妇女还同时参加妇女抗日救国会等多种社会组织,为妇女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平台。1938年9月中央组织部发布《妇女代表会组织大纲》,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村妇代会,凡女工、农妇、女学生、女职员及一切革命的妇女,不论她的社会阶层,只要她是革命的,都可以参加到妇女代表会里来。由5-10个妇女选举一个代表组成乡级妇女代表会,有3个以上代表的村庄或邻近村庄选代表主任1人,乡妇女代表会每月开会一次。农村妇女组织的健全,推动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热情,积极关心和参与边区的各项工作。在边区政府和妇女组织的努力下,妇女不但踊跃参加村选,有些地区还出现女选民超过男选民的现象,不少妇女参加村长的竞选。

三、为提升妇女参政意识和效度进行政治动员和能力建设
政治动员和妇女参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妇女参政意识和效度的基本要素。边区党和政府进行参政动员和提高妇女参政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养和政治水平。二是训练和培养妇女干部队伍,。
进行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它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增强广大民众对中共政权的认同,使中共政权扎根于乡村社会。1937年边区政府提出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的抗战社会教育方针。还强调社会教育要特别注意到妇女教育,因为以往封建意识浓厚,今后应加紧注意。妇女教育特别落后,现在一般的妇女还不肯同男子在一起上课,我们可以把她(们)暂时分开,另设女班。在社教运动中, 1937年开展的冬学运动,不仅进行文化学习,而且使冬学运动与抗战动员工作取得了密切的联系,教育与政治完全打成一片。为动员妇女上冬学,边区各级妇联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多次宣传。1938年冬,边区一级妇女干部450多人、县级200多人、乡级6300多人参加动员妇女上冬学的宣传、组织和管理工作,一些地方的妇联主任或妇女干部出任冬学教员和校长。1938年冬,冬学妇女成员占1/7,达1470名,不仅青壮年妇女参加,有的老婆婆也来上课。除了冬学运动,边区还通过开办夜校、半日校、午校、识字组、妇女轮校等方式,对妇女进行社会教育。通过社会教育,边区妇女懂得了政治参与的意义,提高了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一些妇女积极分子涌现出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领导下的各种抗日民众社团,积极参加选举和参政议政,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1941年1月,陕甘宁根据地第二届各级参议会选举,全区30%的女性参加选举,共选出乡级女参议员2005人,县级167人,边区级17人,还有许多妇女担任乡长、区长。1941年11月陕甘宁根据地举行第二届参议会,17名女参议员就婚姻、生产、女子教育、卫生、保育儿童、妇女工作条件等问题提出议案,为边区政府制订有关妇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抗战时期,训练和培养妇女干部是中共动员妇女大众的桥梁。1937年9月《妇女运动大纲》指出:培养大批党与群众的妇女干部,来迎接抗战新阶段工作的展开是目前妇女工作的中心一环。1938年,毛泽东指出:妇女在抗战中担负了重大的责任,必须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必须有大批的妇女干部领导妇女工作。为了培养女干部,边区妇联会和妇女救国会等妇女组织开展各种短训班,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也都招收女生,陕北公学先后培养近1000名女干部。1939年7月22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后,专门为陕甘宁基层农村妇女干部成立陕甘宁班。同时,女大的学员积极参加边区政权工作,唤起广大农村妇女的觉悟和参政热情。1941年1月,陕甘宁根据地遵循三三制原则进行第二届各级参议会选举。为发动广大妇女群众参选,边区政府举办选举工作训练班,将受训后的妇女干部和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的学生派到各县、乡,开办训练班,指导妇女选举。1941年初,中共边区党委决定派女干部邵清华到安塞县任县长,女大高级班学员章岩、路岩、李蕴辉协助工作,分别担任县长办公室秘书、民政和文教科长。3位学员以自己的行动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的女同志不能办大事的错误观念,得到人们的好评。

四、适应妇女需求,创新选举方式
关切、了解和满足妇女需求是提高妇女参政热情、满足妇女利益诉求的现实考量。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以政治动员为中心的社会变革。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妇女切身利益出发,通过提高妇女地位、解决妇女生活困难等途径动员妇女参政。针对缠足问题,1937年7月9日,边区政府在《新中华报》上发表禁止缠足布告,指出妇女缠足是一种最野蛮的伤天害理的封建习惯。1939年,边区政府制定《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民政厅还给各区县政府发训令,要求把查禁缠足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进行考核。1939年12月3日边区政府民政厅再次发布训令,规定放足的标准。1942年8月,边区政府再次发出《切实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党和政府的禁缠足和放足运动,为妇女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解放,让妇女们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针对封建婚姻陋习,1939年4月4日边区颁布《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男女婚姻以自愿为原则,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强迫包办及买卖婚姻等,为边区解决婚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在颁布新婚姻法的同时,1939年第一届参议会颁布《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规定废除一切歧视妇女的制度等规范。此外,边区还通过成立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陕甘宁边区分会、举办助产训练班、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等方式,解决妇女在儿童保育、卫生和教育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选举过程中,针对许多妇女不识字的情况,边区政府创造性地采用多种选举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妇女选民参与投票,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例如以画圈、划道、烧洞洞、投豆子等方式来计算选票。这些简便易行的办法使根据地妇女有机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志,自主地行使民主权利,调动了妇女的参政积极性。当时流传的一首民歌可以佐证:人口四万万,妇女占一半,国事家事全要管,事情才好办。乡亲快来看,村长又开言,男女都有选举权,工作要改变。妇女有任务,纺线又织布,乡长秤花来帮助,快来撩豆豆。道理说明了,妇女觉悟到。宝娃快把门照好,妈妈党代表。
边区妇女参政提高了妇女自身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对共产党政权和各项战略、方针和政策的认同,促进了边区民主政权建设,也为中国革命和妇女运动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妇女骨干力量。实际上,妇女参政和边区政权建设已经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边区妇女参政是在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下实现的,在几千年积弱积贫、封建意识浓厚的西北农村地区,如果没有边区党和政府的积极政策推动和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就不可能取得妇女参政的巨大成就。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充分发挥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妇女的心声。面对妇女参政的仍然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障碍,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法律落实、监督和评估,采取积极措施,健全各项民主制度,为妇女参政营造更有利的环境。
(姜秀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