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特点及贡献
作者:周蕾 时间:2017-5-12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网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制定相关政策,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维护妇女权益,组建妇女组织,团结各界妇女群众,推动了妇女解放,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特点
1. 动员广大妇女投身抗战,在民族解放中实现妇女解放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自卫战争,动员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参与进来,是这场战争取胜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将民族解放与妇女自身解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动员妇女投身抗日救亡促进妇女解放的政策。1937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妇女工作大纲》明确妇女运动的基本任务是“动员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同时提出总目标是“从争取抗战民主自由中争取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平等,改善与提高妇女地位,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

2.在统一战线下既团结合作又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1938年,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新运妇指会”)经过改组转变为各党派团体共同参与、拥护的妇女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选派大批党员和进步人士在新妇指会任职,与国民党的妇女界人士共同开展工作。皖南事变后,虽然共产党员和先进女知识分子在新运妇指会中遭到排挤和打压,但她们在国统区开展的工作依然保持独立性。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妇女运动的方针政策、妇女干部的实干精神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宣传。

3.充分重视妇女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妇女工作的开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党不断加强妇女组织在各根据地的建立健全。1939年2月中央书记处发表《关于发展妇女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和健全各级党委下的妇女部和妇女运动员会,使之成为各级党委内最重要的工作部门之一。3月,中央妇委发表《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提出,“宗法社会的传统和家庭困苦情形烦琐事务的压迫,使妇女大众很少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可能”,要打破这些“铁链”,中国妇女“必须使自己壮健起来的要素,是克服本身的弱点和缺点,是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组织”。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党组织的重视和妇女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各级妇女抗日组织以妇联会、妇救会等形式不断建立和壮大。这些组织的广泛建立为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4.立足于妇女的实际和需求,维护最广大妇女群众的权益
抗战时期,共产党推行一系列旨在维护妇女权益的政策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1939年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先后颁发婚姻条例,改革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帮助农村妇女挣脱封建家庭的压迫和束缚。根据地颁布法令,规定无论男女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创造了“投豆”法,鼓励农村妇女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教育,冬学运动和识字班,为妇女提供免费教育的机会。此外,共产党推广新法接生,改革生育陋俗,制定相关政策改善妇女健康。

5.重视调查研究,立足实际调整相关政策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妇女实际,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中央妇委及各根据地妇女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发现了妇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妇女的真正需求和困难。在此基础上,1943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三决定”)。“四三决定”一是提出妇女工作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缺乏深入基层、埋头苦干、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二是要改变工作作风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三是确定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为妇女工作的中心。“四三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发生转折的标志,表明了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政策日趋成熟。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贡献
1.对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
在共产党的广泛动员下,广大妇女投积极身抗战。慰劳募捐,奔赴前线,参军参战以及战地服务等成为妇女支援和参加抗战的主要形式。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积极参加生产,保证了前线粮食的供给和后方人民的生活。她们与前线战士一样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妇女在抗战过程中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表现,无私无畏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也赢得社会对妇女的价值的承认和尊重。

2.促进了妇女自身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
战争中,共产党一系列的政策既动员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抗战,也冲击了父权制对妇女的束缚,给提供妇女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改变了农村妇女不受教育的陋习。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收入增加后,在家庭地位也大大提高。妇女在参加区、县级的选举大会后,有了参与社会运动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一些妇女成为女县长、女议员,其社会地位获得提高。

3. 既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又带动和影响了国统区妇女运动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共产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推动国统区妇女运动积极开展,使抗战前期国统区的妇女运动出现蓬勃之势。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南方局妇委承担团结和领导国统区各界妇女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如召开座谈会支持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团结中间派人士等,为巩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以及推动国统区妇女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为全国性胜利奠定重要群众基础
抗日根据地多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与同时期的国民党相比,共产党更加关注和维护农村妇女的利益,注重发动农村妇女参加抗战,比国民党获得了更广泛的妇女群众基础。抗战胜利后共产党能够迅速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原因与其在抗战时期立足中国农村实际关注广大妇女群众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

5.为中国妇女运动规划了新方向,对中国妇女运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三决定”中共产党确定的以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为中心的方针为中国妇女解放有开启了新的空间,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12月20日,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肯定“四三决定”是正确的,认为“组织妇女积极参加生产,是妇女工作的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召开的妇女代表大会也多次肯定“四三决定”,并继续以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为妇女工作的中心任务。
(作者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