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应主动引领社会变化
发表报刊:
原刊期号:
作者:
  3月8日,对出席全国“两会”的女性代表而言别有一番意义。对比百余年前,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已超越祖辈的想象。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为国家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妇女代表成为“两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李茵。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名女性人大代表,您对“十二五”规划有何期望?

  李茵:作为一名女性人大代表,我认为妇女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谐,都需要妇女们高素质的引导和推动。在“十二五”期间,应该从给予妇女们更多发展舞台转向促进妇女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在加大对妇女知识培训的同时更加关注妇女的自立意识、民主意识、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唯有如此,妇女们才能根据性别特征去从事和创造适合女性发展的事业,并以此为起点,主动追求女性扮演社会角色的更高诉求,主动参与和引领社会发展大潮,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倍增平和、温情、理性的健康色调。

  《中国社会科学报》:能简单谈一谈您今年的“两会”建议吗?

  李茵:作为教育界代表,我觉得社会应该更进一步关注教育,办真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教育。归根到底,需要树立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配套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体系。如果说我们过去对西方教育的学习重点侧重于同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学科教育体系,那么现在则应更多地学习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生活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提供的教育都应该与生活密切相关。这种能力教育既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也能很快适应和引领未来生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教育抱有一种实用、感恩的情怀。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是可以带来巨大成功和极大幸福感的教育,也是真正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国的外语教学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那么,您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李茵:我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哲学社会科学最大的社会功能就是培养和塑造自由独立的个体人格,使每一个人都能保持思想无极限,推动和引导社会文明的革新与进步,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人类发展至今,所有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背后,都蕴涵着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理念。目前,我们学校提出自主精神、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和科学态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事物持有理性的哲学思考,使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成为行动支撑。只有真正地有利于个人自由独立发展,才能做到有利于社会多样化的健康理性发展。这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对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延伸和深化。

  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育管理者也有着非常好的引领作用。一个不具有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是不可能根据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去主动推动教育观念的革新的,只能被动地回应人民对教育体制弊端的批评甚至是申讨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