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
发表报刊:
原刊期号:
作者:
  妇女儿童事业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面镜子。马克思指出:“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妇女的社会地位,不仅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而且体现在承担孕育后代、繁衍民族的神圣使命。妇女的健康既是妇女全面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出生人口的素质和人类发展的未来。基于这个原因,妇女和儿童的生命健康指标一直作为国际公认的衡量人民健康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党和政府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历来关注和支持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分重视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妇女健康和母婴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妇幼预防保健医疗网络和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全国共有妇幼医疗保健机构3000多家,从事妇幼医疗保健工作专业人员20多万人。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和相关部门规章,标志着妇幼卫生工作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走上了依法管理为主的轨道。全国城乡广泛开展了孕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倡导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不断加强。各地大力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推广妇幼适宜保险技术,保证母婴安全。2000年,经过卫生系统广大妇幼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0-200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1990-2000年)》中确定的妇幼卫生保健目标。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善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卫生保健条件和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2000-2001年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财政部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8个贫困县开展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改善这些地区的妇幼卫生基本条件,增加对贫困孕产妇的经济和医疗救助,取得了明显效果。两年中这些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8.79%。目前,这个造福于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保健项目已经扩展到中西部地区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0个县。截至2003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1990年的94.7/10万下降到51.3/10万,降低了46%;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分别从50.2‰、61.0‰下降到25.5‰、29.9‰,分别降低了49%和51%;1990-2000年的10年间,全国女性平均期望寿命提高了2.8岁,达到73.3岁。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妇女卫生保健条件和妇幼健康状况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妇幼卫生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中西部农村,卫生保健事业不适应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问题相当严重。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空前提高,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空前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和期望也空前提高。作为公共卫生重要组成部分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各级卫生部门在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妇幼卫生保健,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围绕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妇幼卫生网络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确保到2010年全面实现两个纲要确定的卫生保健目标。二是切实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2005年把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艾滋病母婴传播严重的地区要特别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加强母婴保健法律法规的监督执法工作,严厉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逐步解决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四是积极推动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使之成为保证婚姻幸福、后代健康和预防传染性、遗传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和婚前男女的自觉行动。五是深入地开展妇幼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儿童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习惯,提倡文明卫生生活方式,自觉抵御疾病侵袭。六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这些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有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紧密配合,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一定会得到有效保证,我国妇女一定会以更加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