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广州市实施<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的通知
发表部门:广州市人民政府 发表日期:19930814
颁发《广州市实施<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的通知
(穗府<1993>79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驻穗各单位:
现将《广州市实施<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四日

广州市实施《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我国公民(包括户籍在本市但
在市外居住的居民)。
第三条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是执
行本地区、本单位人口计划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标的第一责任人。并应按照本市有关
《计划生育职责分工及考评办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章 生育节制
第五条 城镇人口推行晚婚,实行晚育;农村人口提倡晚婚,推行晚育。
第六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在安
排生育指标时可不受间隔期限制。
第七条 女方属农村户口的聘用干部、合同制职工,在聘用或合同期间按城镇
人口的生育规定执行。
第八条 女方属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在农村已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并
领有生育证,在户口性质改变前有区(县)以上医院证明已怀孕的,可允许生育;
在户口性质改变时尚未怀孕的,迁出地计划生育部门应收回生育指标;在户口性质
改变后怀孕生育的,一律按计划外生育处理。
第九条 调入、迁入人员持有外地第二个子女生育证的,迁入地计划生育部门
应重新审查,对不符合本市计划生育规定的应取消外地的生育证。
第十条 归侨、侨眷(包括外籍华人眷属)和港、澳、台同胞及外国公民的配
偶(户口在本市的)的生育,按《条例》的生育规定执行。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
以下规定执行:
(一)女方属归侨或港、澳、台同胞回本市定居,入境时已怀孕的,可允许其
生育;
(二)夫妻双方均系归侨或港、澳、台同胞回本市定居未满六年的,可允许生
育第二个子女,但间隔期应在四周年以上;
(三)归侨子女已在国外定居,国内无子女的,或本市公民与港、澳、台同胞
或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定居本市,一方原有子女且不在大陆定居,另一方系初
婚或从未生育过的,可允许再生一个子女。
第十一条 女方属本市城镇户籍,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工作、旅游、探亲、
留学期间生育一个子女,不论子女是否已入外国籍或在港、澳、台地区取得居留权
,均不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第三章 节育措施
第十二条 除国家、省另有规定外,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妻,女方应在产
后三至六个月内上宫内节育器;提倡在产后四十二天上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两个子
女,经县以上计划生育服务站(所)鉴定,夫妻双方均患有禁忌症,暂不宜结扎的
,或女方领有出国护照等待移民的育龄夫妻,可采取上宫内节育器或其它避孕措施

第十三条 已生育两个子女,女方年龄未满四十周岁的育龄夫妻一方应采取结
扎措施。应采取结扎措施的还包括下面四种情况:
(一)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经批准再生育一个
子女的,在产后三个月内结扎;
(二)再婚前双方各已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经人民法院判决或离婚协议确
定子女随前配偶,再婚后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经批准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在产后三
个月内结扎;
(三)已生育过两个子女,离婚或丧偶后再婚的,再婚时应结扎;
(四)第一个子女属病残,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在第二个子女出生一周
岁内结扎。
第十四条 计划外怀孕者,必须落实补救措施。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一
方必须结扎,不受年龄限制。
第十五条 应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妻,在领取《生育证》时应向镇、街计划
生育办公室交纳节育措施保证金(有单位担保者除外):上宫内节育器每例二百元
,结扎每例二百至五百元。对产后如期落实节育措施的,镇、街计划生育办公室应
退回全部保证金。
第十六条 上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实行一年两次以上查环、查孕制度。
第十七条 已婚育龄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必须经街、镇以上计划生育管理或技
术部门批准;施行人工授精、输卵(精)管吻合术,必须经区、县(市)以上计划
生育委员会或计划生育技术部门批准。因特殊情况须到指定医院进行输卵管药物粘
堵手术的,必须经区、县(市)以上计划生育委员会或计划生育技术部门批准。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 市、区、县(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拟定本辖区人口计划及计划生育工作指标,经政府、人大批准后下达,
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与干部培训;
(四)组织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组织病残儿医学鉴定和节育手术
后遗症医学鉴定,监督检查节育措施的落实,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和供应管理;
(五)统计和掌握本辖区计划生育情况和人口生育动态;
(六)依照有关规定审批二孩生育指标、发放二孩生育证及流动人口生育节育
证;
(七)依照有关规定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受理计
划生育行政复议;
(八)监督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制度的落实。
第十九条 镇、街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管理;
(二)负责编报人口计划,实施上级下达的人口计划,统计计划生育各项数据

(三)按规定审批一孩生育指标,发放一孩生育证;为育龄群众出具计划生育
情况证明;
(四)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小组落实育龄夫妻的避孕措施;
(五)为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作出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的决定提供证据、材
料,并依法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单位和个人作出处罚决定;
(六)负责做好其它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 村(居)民委员会设立计划生育工作小组,其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内常住户口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二)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落实育龄夫妻的节育措施;
(三)搞好人口出生统计和档案管理;
(四)协助执行计划生育行政处罚;
(五)落实人口计划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标。
第二十一条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
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应设置计划生育领导机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专
(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民政、卫生、公安、工商、劳动、交通、教育、人事、城建、房
管等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在办理有关证(照)、户口手续的同时,查验申请
者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凡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不予办
理。对违反计划生育者,依《条例》规定给予暂扣或吊销证(照)等方面的行政限
制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市、区、县(市)、镇人
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行政序列逐级签订;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村(居)
民委员会和辖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签订。
第二十四条 区、县(市)和街、镇设婚育学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
识教育。干部、职工受教育的时间凭学习证明享受公假。
第二十五条 各医疗部门对怀孕四个月以上的妇女要凭《生育证》为其进行产
检、保胎和接生。对无《生育证》者,要落实补救措施,不得提供产检、保胎治疗
、收院待产和接生(急产的除外),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对生育
第二个子女的产妇,应按规定落实产后结扎。对属计划外生育二孩及以上子女的急
产妇,要待其落实处罚和结扎后,方能给其子女发出生证。
第二十六条 居住地不在户籍地,而在本市居住的已婚育龄妇女(称空挂户口
者),其计划生育管理以户籍地的计划生育部门为主,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积极配
合。双方应加强联系。空挂户口者应从离开户籍地的第二日起计算,每三个月回户
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见面一次(有单位担保及已做绝育手术者除外)。
第二十七条 拆迁单位在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拆
迁户在拆迁期间应遵守计划生育规定,不得计划外生育。
第二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与个人签订一年以上的承包、租赁
合同或劳动合同时,应把计划生育列为合同条款之一。
第二十九条 个体工商户(简称个体户)的计划生育由经营地的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或居(村)民委员会共同管理。
第三十条 已婚育龄人员因离职、辞职或被除名、开除等原因离开工作单位时
,单位应在该职工离开单位十五日内通知其户口所在街、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配偶
所在单位,并向街、镇移交计划生育档案。该已婚育龄人员系女性的,应要求该妇
女凭当月妇检证明向街、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好移交手续。移交前已计划外怀孕
并造成计划外生育的,由原单位负责。对手续齐全的,街、镇不得拒收。
第三十一条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二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章 优待与奖励
第三十三条 干部、职工实行晚婚的,单位分配住房时优先照顾;实行晚育的
,由双方单位给予奖励;农民实行晚婚晚育的,由当地镇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并免除当年集体义务工。
第三十四条 自愿终身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妻,在子女出生后三个月内领取《独
生子女优待证》(以下简称《优待证》),可享受以下优待:
(一)从发《优待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一九八○年二月二日前办证的
,至十八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有条件的单位可适当增加(以
后可随生活指数提高作不断调整);
(二)一次性发给一百元的奖励费;
(三)女方产假期间给男方十至十五天假期,享受公假待遇;
(四)子女优先照顾入托、入学、就医、招工,夫妻优先照顾住房,优先享受
扶贫、救灾贷款;
(五)独生子女领双份肉类差价补贴。
第三十五条 奖励费和保健费的分担除按《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外,属
下列情况之一者按规定分担:
(一)个体经营户由经营地工商局和个体劳动者协会统筹解决;
(二)无工作单位的研究生由所在院校解决;
(三)停薪留职、公派出国留学或工作的,由原单位负担;
(四)一方去世或离婚的,由孩子抚养一方所在单位负担100%;
(五)被除名、开除或自动离职人员,在未与户口所在的街、镇计划生育部门
办好档案移交手续前,自行负担;
(六)夫妻一方在港、澳、台或国外,而独生子女户口又在本市的,由本市一
方全部负担;独生子女户口不在本市的,本市一方只负担50%;夫妻双方户口在
本市,独生子女户口在港、澳、台的,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50%;
(七)夫妻一方在外市(县)工作的,本市一方只负担50%。
第三十六条 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办理《优待证》:
(一)生育的两个子女同时存在过,因故夭折只剩下一个的;
(二)子女是收养、领养、抚养的;
(三)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再婚后的家庭已有子女的;
第三十七条 以下情况之一者应收回《优待证》:
(一)再婚夫妻原各自生过一个子女,并各自办理了《优待证》,新组合家庭
有一个子女的;
(二)办理《优待证》后,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从批准之日起终止
优待;
(三)办理《优待证》后计划外生育的,或女方属农村户口,子女非病残原因
,本人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除终止优待外,应同时追回过去所享受的一切优待
费用。
第三十八条 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干部职工,其退休金加发5%(按工资100
%发给的除外),包括曾生育过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在婚前死亡的。
无子女的干部、职工,退休金按本人工资100%发给,包括曾生育过子女,
且均在婚前死亡的。
第三十九条 连续三个完成年度人口计划各项指标(出生率、计划生育率、多
孩控制率)的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计划生育领导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
导,奖励不低于本人三个月基本工资的奖金或晋升一级工资。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连续三年完成年度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指标的,除可按
《条例》第三十一条提取奖励金外,并可参照本条执行。
第四十条 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核准发给计划生育工作荣誉证书的人员,可
由其所在单位一次性奖励五百元,退休时加发5%的退休金(按工资100%发给
的除外)。
第六章 限制与处罚
第四十一条 对未经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已达到晚育年龄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二年;
(二)已达法定婚龄而未到晚育年龄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三至四年;
(三)未达法定婚龄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五年。
以上非婚生育人员的产假作事假处理,入院一切费用自理。
第四十二条 凡符合《条例》生育规定,但未申领生育指标先怀孕或未领《生
育证》生育的,由户口所在街、镇计划生育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女方未到晚育年龄,婚前怀孕的,应落实补救措施;不属婚前怀孕的,
处以从怀孕之日起至晚育年龄止每月一百元的罚款;
(二)女方已到晚育年龄怀孕的,处以从怀孕之日起至批准生育指标之日止每
月五十元罚款;
(三)不领取《生育证》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比照本条第(一)、(二)项规
定加倍处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处以从怀孕之日起至批准生育指标之日止每月二
百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对计划外生育的干部、职工,除按《条例》第三十二条执行外,
夫妻双方从处理之日起五年内不能提薪、不能从下级单位调到上级单位。
对计划外生育的农民,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经营的,可按其情节轻
重给予五年至七年内不分红利或取消股东资格等处罚。
第四十四条 对在拆迁期间出现计划外生育的拆迁户,回迁单位凭计划生育部
门的通知取消其原安置计划,另行安排。
第四十五条 空挂户口的育龄妇女无特殊原因不按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回来
见面的,由街道办事处按每缺一次罚款五十元至一百元。
第四十六条 节育对象逾期不落实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部门可没收其节育措
施保证金,并采取必要的经济、行政措施促使其落实。
第四十七条 对出现计划外生育的单位(以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为单位),由所
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处以每个子女二千元的罚款,从单位自有资金中列支。
第四十八条 医疗单位或个体行医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
部门按以下标准罚款,并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或吊销个体行医执照:
(一)对没有《生育证》而给予保胎、产检的,每例罚款五百元至一千元;
(二)对没有《生育证》而给予收院待产、接生的,每例罚款一千元至五千元

(三)不按要求发给出生证的,每例罚款二百元至五百元。
以上罚款全部用于计划生育手术补贴。
第四十九条 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按
以下标准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条例》的生育规定,按规定程序申请生育指标的夫妻,以各种
不正当的理由拒发《生育证》的,每例罚款五十元至一百五十元;
(二)在为育龄人员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时违反规定乱收费、乱摊派的,每例罚
款五百元至一千元。
第五十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在作出征收计划外生
育费和罚款决定时,应填写规范的法律文书。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时,应有送
达回证。并向当事人申明其复议、起诉的权利和履行处罚决定的义务。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罚款决定不服或对镇、街计划生育
办公室生育申请批复意见不服或认为街、镇计划生育办公室逾期不发给《生育证》
、《优待证》的,可从收到征收、罚款决定、生育申请批复意见或逾期发证之日起
十五日内,向作出以上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在
接到申请复议书后,应在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能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起诉,又不执行征收或罚款决
定的,作出征收或罚款决定的机关可在生效之日起,按计划外生育费或罚款的金额
,每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并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过去本市制定的规定如与本办法有抵
触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