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因性别施教,有必要吗?
作者:汪蕾 资料来源:三峡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2-19

    核心提示: 不少男孩性格柔弱,许多女孩粗犷泼辣,越来越多的孩子呈现中性化。很多家长对于男孩危机和 女孩消失的状态深表忧虑。

    日前,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推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让男生更像个男子汉,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甚至有网友赞其为性别教育的典范。

    现实生活中,大家常常有着这样的深刻印象:不少男孩性格柔弱,许多女孩粗犷泼辣,越来越多的孩子呈现中性化。很多家长对于男孩危机和 女孩消失的状态深表忧虑。

    到底什么是分性别教育?分性别教育有无必要?宜昌是否有这方面的尝试?昨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宜昌尝试:男女分开过节 男女校规有异

    从2011年起,宜昌市外国语小学已在全市首创男孩节和女孩节。设置这个节日,就是想通过活动和体验,让孩子们逐渐养成男孩和女孩的核心品质。该校执行校长杜心华说,只有让孩子从小就了解男孩和女孩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在走进社会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据介绍,在外小,各年级男生围绕勇敢、坚强、乐观、宽容、睿智、担当,女生围绕美丽、聪慧、勤劳、温婉、自爱、独立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上述12大主题体验活动。如一年级男生去素质拓展基地,进行攀岩、闯关等活动,一年级女生就前往森林公园,在大自然中认识多种美的形式。该项目的负责老师戴赛男告诉记者,男孩节和女孩节的12个关键词,是集思广益产生的,是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女具备的核心品质的集纳。

    相比小学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的分性别教育更多的是自律。在宜昌市四中,沿用了10年之久的男生守则和女生守则,眼下看来仍不过时。

    该校政教处主任卢敏告诉记者,当时的男女生守则,是全校学生讨论后出台的,其中提出绅士一词的是一名叫伍嘉琪的男生,后来他考入了北京大学。随后四中又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打造校园男子汉和淑女。

    昨日记者特地将男女生守则进行对比,发现除了理财、学习、待人、热爱劳动四条内容相同外,其余六条带有鲜明的性别特点。如男生要求做事沉稳,礼让女生,不斤斤计较,言而有信,勇于承担责任和改正错误,不过于张扬,有男子汉气概。相对应的,女生要求有同情心,情感细腻,不娇气,无戴首饰和化妆等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行为。守则中的不同要求,是针对男女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制定的,卢敏说,这些内容就是希望男生更阳刚,勇于承担责任,希望女生更优雅。卢敏说,男女生守则出台后,一直被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由于守则是同学们自己提出的,因此多年来一直遵守的较好。

    各方观点:强化性别教育?慎贴性别标签?

    性别教育到底有无必要?昨日,这个话题在三峡晚报小记者家长群里引起了热烈讨论。

    二年级男生家长赵先生的观点代表了一批家长的看法。他认为,性别角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来教育,而不是强化男女的区别。譬如五年级女生家长丁女士认为,良好品质不应附庸于某个性别。阳刚之气的教育内容是好,它包含一个人对痛苦的忍耐力、正义感、怜悯、坚强等等,但它不应只针对男生,而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她也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刚毅勇敢。

    还有一位家长表示,现在有的家长认为,男孩今后就要干一番事业,女孩今后就要能勤俭持家,这不应该是家长给他们安排,而是要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但男孩和女孩应该有的品质,还是应该从小培养。

    性别错位:社会家庭共同发力改善

    无论家长们持何种观点,但他们都对眼下有的男孩娘腔腔、女孩汉子气表示忧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性别的错位?一名小学班主任认为:这和学校里女老师偏多、家长从小对孩子兴趣培养的方向等多方面都有一定关系。她说,现在大多数男生都在课外学乐器,每天练好几个小时钢琴,其实男孩子应该多培养运动方面的兴趣,打棒球、练武术、看体育比赛,这才有利于培养男孩子气。不少家庭父亲角色的缺位也让男孩从小缺乏男性教育,受妈妈的影响会更大些。

    如何进行性别教育?宜昌市儿童心理学专家周桂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发力。比如改变学校过分追求的听话教育和纪律约束;注重发挥父亲在小学阶段的家长监护功能,以阳刚的父爱为孩子示范;男性公民以彰显责任担当的有为之举,为小小男子汉的健康成长营造阳刚环境。

    一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徐女士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男孩危机、女孩消失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当下学校女生普遍比男生强势是不争的事实。女汉子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自身的生理特征、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带给女孩的优势感非常明显,再加上社会环境、就业压力的影响,女孩子们处处争强的状态更为突出。她认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有更多属于自己性别上的属性特征,比如让女孩多学学插花、绘画、音乐等艺术学科,增强女性审美意识,多点淑女味儿,这不是一种歧视,反而有利于她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人生的丰富多彩,多途径地获得幸福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