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知道:女孩子其实也可以很“汉子”
作者:罗浩 资料来源:云南网 发布时间:2016-09-28

    云南网讯(记者 罗浩)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当中,父母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注意什么?9月27日-28日,为完善我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工作,省妇联组织专家学者赴昆授课,对妇联骨干进行培训。

    培训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北京爱童世纪国际教育机构创始人李彤和云南大学教授高万红三人分别授课。

    卜卫:社会有歧视,女孩要注意

    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有要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但家长们是否有想过,男孩样应该是什么样,女孩样又是什么样呢?卜卫在讲座《家庭教育中的社会性别视角》中提出,这一教育原则是现代性别教育中的一大误区,需要家长做出改变。

    关于误区何在,卜卫解释道,一般来说,在家长心目当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坚强、果断、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纯洁、漂亮、温柔、有礼貌的,结果是男孩被培养起主动的性格,对自己有较强的成就期望,而女孩则在社会中要成为被人喜欢的对象,多被培养出被动的性格,自我成就期望相对较弱。对此,卜卫提出质疑:在现代社会里,女孩子就不应该具有勇敢、坚强、刚毅等主动性品质以及知识渊博吗?男孩子就不应具有善良、大方和真诚的品质吗?

    卜卫认为,这样的思维,对儿童发展会产生几方面影响:第一,导致儿童的活动能力和自我发展大大受限。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潜质、能力、兴趣和爱好,如果用性别模式去要求、框正儿童的发展,会让他们难以按照自己的原有潜质、能力或兴趣爱好来发展;第二,限制女孩发展,扩大了男女不平等。男孩主动的性格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女孩被动的性格则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会使女孩更容易落伍,出于社会劣势地位。

    要求‘男主动’、‘女被动’实质就是一种性别歧视。卜卫说,要在家庭中进行性别平等的性别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探索,家长应作出改变。

    首先,卜卫建议,家长要了解关于性别平等的概念,提高社会性别的敏感性。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尊重与自己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要平分家务和互相鼓励在工作中进取,要深知,孩子每天都在向父母学习性别课程。

    其次,家长不要因性别而对孩子发展有所限制。要观察孩子的潜力和能力,与孩子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和理想,鼓励他们去超越性别的限制,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在家庭生活中,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鼓励他们做家务和尝试做被认定为有性别限制的事情,鼓励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

    最后,家长要特别告诉女孩,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这是他人的问题,不是女孩自己的问题,所以要鼓励她们自信自强,即使暂时处于不利地位,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

    总之,家庭的性别教育不是要教给孩子们做好男孩和好女孩,而是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是性别平等,鼓励他们超越定型化的限制,发展自己的潜能。卜卫说。

    李彤:儿童需要游戏,更需要陪伴

    李彤的讲座题为《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游戏》。游戏,在儿童的世界里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李彤给出的建议的是多互动、多观察、多接纳。

    首先,李彤提出儿童多元智能概念,她认为所谓的智能不是单纯地指孩子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今后他们在社会上创造的价值。每个孩子生来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最大化保留其天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激发儿童兴趣和创造力较好的方法就是做游戏。

    家长在亲子互动游戏中要注意的是,优秀的家长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能让孩子接受,并在游戏中学到东西。做游戏时可使用一定的技巧,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小兔子是怎么吃萝卜的?家长在提问时可以用手比划予以暗示,这样,孩子即便是不知道,也能根据提示动作给出回答,记住小兔子吃萝卜的动作,继而家长再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今后孩子也会愿意跟家长做更多的游戏。如果不这样,孩子在回答不出来时,可能会产生抵触心里,不愿意和家长进一步互动。

    讲究技巧的同时,李彤说还要注重方式方法。比如,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按照乐谱学习,难度会很大,但家长可以通过音乐图谱的方式,将乐谱绘成具体的图案,诸如小鸡等,让孩子看图唱歌,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儿童的发展过程,是缓慢学习的过程,用什么形式跟孩子互动,就需要家长花心思去观察,观察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孩子,知晓他们的内在需求,进而制定满足其需求的游戏和活动。李彤举例,当孩子正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就不应再设计让他们坐着的活动。

    总的来说,李彤认为,儿童的发展日程存在于每一个发展领域,都需要经过探索、经历、成就、学习和掌握等一系列过程,家长参与其中,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其次,李彤还在课上说到,最关键的儿童发展发生在生命的前三年,最重要的则是安全稳定的家庭关系。李彤建议,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最先应该是从母乳喂养开始,之后,有条件的家长要自己亲自带孩子,陪伴他们成长,这样更有助于建立包容、宽容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