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参与助力实现女性赋能
作者: 资料来源:性别研究视界 发布时间:2023-08-04


体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交叉赋能、相互促进,成为当今社会女性发展的“加速器”。

体育是促进性别平等、助力女性发展的重要媒介。但长久以来,体育活动一直都被认为是男人的领域,运动场为男性提供了一个探索身份认同、男性气质与身体认知的场所。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女性对于体育参与的无论是在广度、深度还是强度上都处于弱势。以奥运会为例,首届比赛中并没有出现女性的身影。女性运动员从1900年开始进入奥运会比赛中,直到2024年,奥运会才有望实现运动员的性别平等——男性和女性运动员各占50%。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大型国际赛事以外,女性在职业体育和群众体育中的参与也低于男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国家开始重视体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以体育赋权女性被政策制定者与公众所共同关注。20世纪后半叶以来,体育作为促进女性发展的媒介,有了许多里程碑式事件。如1981年,国际奥委会首次迎来两位女成员;1990年,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中有了首位女性成员;自2000年起国际奥委会每年评选女性体育奖……我们欣喜地看到,体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交叉赋能、相互促进,赋权女性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覆盖其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当今社会女性发展的“加速器”。

首先,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女性们能从中习得如何开展团队工作以及如何提升心理韧性。在体育过程中,女性们还能搭建新的社会关系,并能避开家庭或社区中的暴力行为。体育帮助女性们理解她们的身体、增强自信,使她们敢于发声。这样的运动干预对青春期的女孩来说尤为有效,能帮助她们打破有关女性气质的性别刻板印象。

其次,利用体育为女性赋权可以帮助解决更广范围内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体育活动自身的性别不平等情况反映了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如男女同工不同酬、性别暴力、投资不足以及负面的陈规与社会规范等。对女性体育的整体投资能够改善女孩的运动机会,提升女子体育的地位,并为社会带来更广泛的利益,例如民众整体体质的增强、体育消费收入的提升。体育界在此类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推动社会层面的变革。除了女性之外,男性也能从此类活动中获益。开展对妇女和儿童友好的体育场活动,对针对妇女和女童的各种歧视采取零容忍态度,有助于改变业已过时的“更衣室”男子气概,为男性提供更舒适的体育参与体验。

最后,女子体育活动的大量涌现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涵。女性参与为各类体育活动的表达提供了新的解释方式,给体育发展带来活力。例如,在女足现场,没有男足比赛时常见的不文明举动与嘘声,观众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下体验纯粹由竞技带来的快乐。同时,女性观众的加入也为各项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比赛自身有潜力借此实现规则、文化上的突破。此外,优秀女运动员更能激发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女性的参与也能为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实验室研究表明,竞技性体育活动参与能提高人的自尊程度,而女性的自尊提升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并且参与高强度体育的女性远强于不参与高强度体育活动的女性,而这一点在男性群体中并不显著。他们认为这能证明那些具有“男性气质”特质的女性自尊程度更高,这也侧面暗示女性相较男性更能从参与高强度体育活动中获益。

体育促进女性赋权的成果初现,女子体育的发展仍在进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型体育赛事和学校体育活动正逐渐实现人数上的男女平等,但社会既有的性别文化差异和薪酬上的男女不平等仍然阻碍着女性的体育参与,体育参与也尚未更直接地促进影响范围更广的性别平等社会运动。我们呼吁更多的实践者应该更多从组织和政策层面考虑,如何通过体育参与助力实现女性赋能。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曹靖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