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和变动趋势:2010~2020
作者:吕利丹 梅自颖 等 资料来源:人口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1

一、研究背景

我国庞大的流动人口产生了备受政府、社会、学者关注的“留守儿童”现象。由于家庭经济的约束、在城市就学的障碍和户籍制度的壁垒,在城镇化早期阶段,大多数父母进城务工时将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让其他家庭成员帮忙照顾,从而导致了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

一方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结果。2010~202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增加了1.54亿人,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意味着更多的家庭成为流动家庭,更多的儿童成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另一方面,近年来的政策组合为流动家庭携子女一起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着力“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这一基本方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被强调。在市场机制引导的增长推力和政策调节的下降拉力共同作用下,需要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重新审视。梳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和变动趋势,了解其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留守儿童群体和流动人口家庭的福祉,也关系着我国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目标的推进。

据此本文采用2010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发展状况,从规模、结构、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特征及其教育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跨乡镇外出流动半年及以上,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0~17岁农村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规模

2020年全国儿童中0~17岁留守儿童占比为22.5%,对应规模为6693万人。其中,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规模为4177万人,占农村儿童人口的比例为37.9%,意味着每3个农村儿童中就有超过1个留守儿童。2010~2020年,全国留守儿童增加了1202万人,城镇留守儿童规模增加995万人,对应增幅65.4%,农村留守儿童10年间仅增加了207万人,对应增幅只有5.2%。然而,农村留守儿童虽然增幅较小,但在农村儿童整体规模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人口规模不降反增,且在农村儿童中占比明显增加,凸显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

农村留守儿童在各省分布较不均衡。202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河南、四川、广西、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为14.6%,稳居全国第一,对应的规模超过600万人。其次,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8.5%、7.6%、7.1%和6.7%,5个省份合计比例达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44.5%。此外,安徽、贵州和江西等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也不容忽视,超过200万人。

分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数.png


图1 2020年分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

202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中0~2岁婴幼儿人口占比为17.1%(对应规模为713万人);3~5岁学前教育阶段儿童人口占比为18.7%(780万人);6~14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人口占比为54.2%(2262万人);15~17岁高中教育阶段人口占比为10.1%(421万人)。0~2岁留守儿童占同年龄段农村儿童的46.6%,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总的来讲,越低龄的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可能性越高。

人口分布.jpg


图2 2010年和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性别结构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结构

2020年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童为2216万人,占53.1%,女童为1961万人,占46.9%,性别比为113.0,略低于全部农村儿童性别比(114.3)。2020年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各年龄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远高于2010年。2020年男童和女童中留守的比例整体来看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个别年龄中仍有体现,如15~17岁农村女童的留守比例高于男童,可能与更多农村男童独自外出流动有关。

性别比例.jpg


图3 2010年和2020年不同年龄农村男童和女童中留守的比例


(五)农村留守儿童的居住安排

从整体居住安排来看,2020年45.6%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外出。年龄较小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的比例较低。对于只有父母中一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情况少于父亲外出,二者占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4.6%和29.8%。从父母外出的基本模式来看,母亲外出流动趋势增强,有母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2010年的65.8%增加至2020年的70.2%,尤其是仅母亲一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比大幅度增加,从16.1%增加至24.6%。伴随与父亲外出的比例有所降低。父母外出模式的趋同。从与祖父母居住的状况来看,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达到58.3%,高于2010年(56.0%),说明祖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照料支持10年来有所强化,且低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明显更高。尤其当母亲不在身边时,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居住的情况相较父亲外出时更普遍。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状况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研究发现,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

(一)3~5岁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入学)情况

当前80.7%的3~5岁学前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正在接受学前教育,另有4.6%已经提前就读小学,剩余14.7%未上过学。其中高达30.3%的3岁农村留守儿童还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略高于全部农村儿童,然而整个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儿童的入园入学问题值得重视。

(二)6~17岁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情况

本文从在校比例和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两个指标来分析6~17岁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情况。2010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且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与全部农村儿童之间整体上不再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然而,当前仍有一定规模的适龄农村留守儿童未在校接受或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2020年,6~17岁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在校人口规模为242万人(占比9.0%),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6.2%,推算规模为165万人。

(三)农村留守儿童超学龄在校情况

2020年较2010年儿童青少年超学龄在校的情况整体不断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超龄就读小学的情况与农村儿童接近,但超龄就读初中的情况比农村儿童更为普遍。202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中仍有13.4%的13岁初中学龄在校生超龄就读小学,5.6%的14岁初中学龄在校生超龄就读小学,32.3%的16岁高中学龄在校生超龄就读初中,14.2%的17岁高中学龄在校生超龄就读初中。

超龄儿童比例.jpg


图4 2020年12-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中超学龄者占同龄人的比例


四、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建议

202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口结构、居住安排、教育现状等方面延续了2010年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整体人口结构、家庭转变和教育发展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而体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凸显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始终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诸多困境。流动人口子女随迁面临的制度壁垒始终存在,随迁家庭成员未获得足够支持,流入地更多地将流动人口作为“流动劳动力”对待,而非“流动家庭”。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且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不变,影响高质量城乡发展。同时,留守家庭呈现母亲外出趋势加强等新特征,留守儿童尤其低龄留守儿童的留守问题更加凸显。

据此本文建议尊重人口迁移流动的客观规律,履行“儿童优先”原则,寻求制度突破适应“流动中国”新常态。一是继续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二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障包含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儿童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三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早期发展,为农村家庭提供普惠性托育支持,为隔代照料创设友好环境,实现“幼有所育”。四是关注“返乡的留守儿童”和“再迁的流动儿童”,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最终为流动家庭及其子女在城市的生存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促进流动家庭携带子女一起迁移,让流动家庭子女有更幸福安稳的童年。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吕利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梅自颖;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李睿、三级主任科员李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项目官员阎芳、王旭;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