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妇女/性别史研究的创新性实践
作者:侯杰 常春波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8-11-01

中国本土妇女/性别史研究的创新性实践

关注第三届性别与中国社会:新史料、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

  阅读提示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性别与中国社会:新史料、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上,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传媒与性别政治与性别女性形象建构女性教育与职业民间信仰与性别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学者们的视域十分广阔,对不同群体的研究更加深入。

 

  10月20日~21日,第三届性别与中国社会:新史料、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该论坛由《广东社会科学》编辑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和南开大学性别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合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台湾新高地文创集团等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在理论、方法的创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硕果累累。

  突出女性主体性,关注其日常实践和生命体验

  参与论坛的学者所关注的女性群体,所涉及的议题丰富而多元。他们力图多角度、多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众多阶层女性的生活图景。

  女性教育与职业。对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早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教育,学者们给予了极大关注,考察了近代蒙养院、历史教科书、女校歌曲、大学创办及女禁等问题。白中阳探讨了女工传习所的社会效应和现实困境;张若男阐述了上海工业发展对女性身体与心理的影响;王萌萌关注了天津职场中的两性冲突问题。柳潜、王瀛培、何明敏以女画家顾飞、妇幼保健医师张佩珠、明星黎莉莉等为个案展开论述。

  女性的婚恋与家庭。刘超建对近代乌鲁木齐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探究。董佳贝考察了20世纪初直隶地区的夫妻殴杀命案。王蓓探析了汉学家华裔妻子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宗教信仰中的性别意涵。学者对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关注涉及仪式、组织、经典、信众等方面。侯杰、张鑫雅借助《大公报》对皇会的呈现和评论,考察妈祖信仰在沿海地区的传播;贺璋瑢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了龙母信仰;李春尧论述了东北萨满教的女神崇拜;戴宏朵探析了民间信仰中的堕胎想象与救赎仪式;王伊雪系统整理并分析了《新约·福音书》中的女性形象。

  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政治、军事、外交等议题,挖掘女性身影和声音,也是此次论坛的一大热点。卢建荣利用2013年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解析了初唐女性参政现象;吴慧聚焦于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吕宽庆探讨了清代捐赠问题;崔婉芬通过研究清代南海善堂,提出女性在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刘爱广考察了晚清时期二万万国族话语的流变;王冬梅和汤锐则分别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农村妇女运动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采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新的研究路径

  与会者的学科背景各异,以不同的方法解读性别议题,碰撞出了火花。

  图像史学与性别史研究。以往学者热衷于解读文字史料,忽视了对图像的研究。会上有学者对近代中国女性自画像、民间年画、延安美术、政治宣传画、《点石斋画报》、《醒俗画报》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解析,将图像史学与性别史结合起来,解构视觉文本的权力关系,挖掘性别意涵。

  媒体研究与性别史研究。学者采用的报刊种类很多,涉及不同语言、地区、时段,讨论了女性消费、女性参政、女性形象塑造、媒体的运行机制、公众心态、历史记忆、战争动员等议题。他们既对报刊中的新闻报道、广告进行了分析,又探讨媒体与公共舆论、社会思潮及政治运动的关系。

  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性别研究。姚春敏多年坚持在山西进行田野调查,结合民间文献,考察明清以降女巫集会、传说及其神化。姜亚平采访了数十位蒲州梆子跷功表演者,呈现出跷功的发展脉络。王姝透过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的女性观剧场所,阐明世家女性的垂帘观剧问题。朱雅雯利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了藏族女性角色及其现代变迁。

  文学研究与性别研究。王美玲不满足于仅仅是挖掘了明代才女的交往、情感生活,还对高彦颐有关论断进行了反思。薛英杰考察了《灯草和尚传》的叙述结构和文本寓意,认为它揭示了文人的时代困顿感。唐娒嘉梳理并解析了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娜拉书写。

  用量化研究和数学模型展现和解释历史。艾晶依靠清末法部第二次司法统计,对女性犯罪进行了统计分析。孙巍溥用数学模型总结了晚清宫廷中的性别权力关系。
 

  总结中外性别史研究经验,完善本国性别史研究体系

  如何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相关经验,使西方理论、方法与中国本土实践有机结合,是本次论坛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尹丽介绍了澳大利亚权威期刊《中国研究》中刊发的有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女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李乾坤和王晶指出了中国妇女/性别学科范式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认为中国性别学者应该在本土研究中关照中国国情,积极推进基础理论的相互整合和融合,加强交叉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名称和内涵的统一。

  除了整合已有学术理论和方法外,还应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儿童史、医疗史、身体史等受到学者关注。侯杰、李小东利用回忆史料还原晚清儿童游戏的场景。鞠茹、姚霏以近代中国乳腺癌的诊疗为对象,分析中西医的矛盾冲突及女性的身体观。宋桂花借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概念,解读沂蒙老区的文化符号红嫂。王杰升通过考察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将纪念馆史学与性别史相结合。

  随着女性史研究的深入,男性研究也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常春波审视了近30年来海内外学者对中国男性史的研究,提出中国男性史研究对西方理论、方法过于依赖,亟须对一些理论和术语多加甄别。马骁驰通过考察上海八八父亲节活动,探讨了性别与节日的关系。男女两性的互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曹志敏、庞少哲分别探讨了乾嘉学者、来华传教士等男性群体是怎样看待和塑造女性形象的。

  本次论坛上,学者们的视域十分广阔,既有对沿海、城市女性的关注,也有对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研究;对不同群体的研究更加深入,既发掘了明星、知识分子、政治家、画家、作家、才女、店员等女性群体的人生遭际,也对底层女性、儿童、男性予以关照;至于借鉴法学、文学、音乐、戏曲、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也将对推动妇女/性别史研究的繁荣发展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