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甄:性别不是限制 女性领导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作者: 资料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7-12-01

  新浪科技讯 12月1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办的全球思想盛筵-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上,今日头条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柳甄与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系教授、主任Helen Meng,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总经理李恩祐,联合国大学计算机和社会所所长、EQUALS联合创始人Michael L. Best,VIPKID创始人及CEO米雯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浦晓燕进行对话,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女性的话题。

  柳甄表示,目前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互联网行业偏弱势。她指出,全球范围内,拥有移动电话或使用互联网的女性比男性少几亿。由于在科技领域女性数量少,她们也较少能从电子商务中获益,网上的赚钱机会也没那么多。

  虽然机会不均等,但柳甄认为,女性有自己的优势。她透露,公司中成长最快的UGC产品线,几个主要产品负责人都是女性。

  柳甄表示,作为女性领导者你在处理或者做决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科技公司做事情第一反应是事情本身,而不是我是女性应该有什么样的角度。在科技公司中越来越感受不到性别差别,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

  谈及女性未来发展,柳甄建议不要让职务、姓名或者性别来定义自己,不要觉得是受这些限制的,更多的想一下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泽宇)

  以下为对话实录:

  柳甄:非常荣幸在男嘉宾这样一个下午的论坛中插入一个女性和关于人工智能的论坛,我希望这个论坛是更有温度和更有争议的话题。大家都知道我在加入今日头条之前是在Uber工作,在这之前我在硅谷一直做律师,我一直在观察,在硅谷有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就是科技和女性,就是关于性别之间的不平等。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感觉不是很强烈,我大概在一年半前和今天的嘉宾之一也在科技论坛中问到作为女性领导者你在处理或者做决定的时候有没有因为女性特有的身份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想了很久,没有。其实科技公司做事情第一反应是实情本身,而不是我是女性应该有什么样的角度。

  所以在中国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大概80%以上的企业高管有多于1名或者多名女性高管,同等条件下,英国和美国女性高管只有54%、53% ,我在加入今日头条之前心里有点打鼓,我觉得在张一鸣同志领导下的技术公司,不会都像他这样程序员风格的员工吧?但是很有意思,今日头条53%的男性47%的女性。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公司,包括今天大家在外面看的我们的抖音、火山、内涵段子非常火的产品,其实它们总的产品经理是一个80后女孩学设计出身的,在科技公司中越来越感受不到性别差别,起码在中国是这样的。

  今天非常荣幸我们能够和一个在致力于是时代消除男女平等的组织形成一个战略合作,推动把科技带给女性,把女性引入科技共同的目标,有请EQUALS的两位嘉宾。

  EQUALS代表:谢谢大家,大家下午好,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可以宣布EQUALS和今日头条是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希望能够在数字时代实现性别平等,我们非常期待未来和今日头条有更多的密切合作,和展开具体的工作。我们也会对女士的问题有更多的探讨。像很多信息通讯技术希望女性有更多这样的技能,也希望提高妇女在一起高级管理岗位中所占的比例,这是我们长远而来的目标,所以非常高兴能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也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谢谢!

  柳甄:也谢谢各位的出席,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女性,今天邀请到了一些女性优秀领导人和男性领导人,确保今天在整个技术行业的性别平等,所以想问一下为什么技术界要有更多的女性声音,每一位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首先男士有限?

  Michael L.Best:我是一匹黑马,很多场合都是独树一帜,今天又是一样,是嘉宾中唯一的男性。我自己也是我们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位老师,也是EQUALS的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今天我们代表联合国女性组织和ITC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我非常关注平等多样性和在信息时代和性别平等这样的一个主题。

  蒙美玲:我是蒙美玲,非常高兴主席今天的论坛,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工程学老师,我当时就业的时候就回到了香港,之前是在美国念的书。2012年我就成为了学院第一个院长,本周初我读了一份报纸发现在整个香港只有两位是女性担任院长的工程师,所以我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出席这一场论坛。

  米雯娟:我是VIPKID的创始人,我们希望利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更多的新的技术更好的赋权所有的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社区,大部分老师也是女性,她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国家,现在共有3.5万名学生在网上成为活跃的学生。

  浦晓燕:我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我们在AI领域投资了36家企业,也投资了40个和女性联合或者独立创始人的企业,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论坛,和大家共同探讨问题,我也希望能够听别。

  李恩祐:大家下午好,我叫李恩祐。我是耶鲁中心的项目经理也在中国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专项及私募投资项目。另外对于提升女性的领导地位我也投入极大的热情,2013年和陈玉馨等联合创立了Lean In Beijing女性互助组织,旨在帮助女性在职场取得成功。像她爱科技也是我们一个最新活动,想鼓励女士创业和从事商业工作。

  柳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全世界的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怎么样去弥补这种鸿沟?以及在中国和全世界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Michael L.Best:谢谢你的邀约。首先来看看我们所谓的天花板以及在联合国社会经济委员会下的一些观点。因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他们在计算机行业工作,而且她们是女性。同时有5%的大学毕业生她们会从事计算机日后的工作,她们也是女性。

  所以计算机和研究的数据指出,全世界有7%做科研的也是女性。我们在联合国有相应的女性赋权项目,具体就是女性和计算机的辅助项目,能够帮助女性在全世界开展女性的赋权和培训。

  今天的主题虽然是泛AI的,我们要牢记的就是,其实在整个计算机行业性别差别不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不管是我们的领导还是学者还是技术人员,还是科研人员,男女都同等的受欢迎。我之前看了一组数据,是和一些研究类大学相关的,主要覆盖的是美国和香港。简单和大家过一遍,在麻省理工大学,他们共有35%是女性教职工,在乔治计算机大学大概有20%女性参与到了教学岗位当中。在伯克利分校,在人工智能的项目中,有16%的女性教职工,同时在香港,光看计算机学科也有更多的细节,因为AI隶属于计算机学科之下,属于二级学科。

  在中文大学共有10%的女性教职工,在中文大学他们把计算机学科分为两级,差不多就是有10%的女性教职老师。

  其实我总结这些数据会发现在计算机科研和人工智能领域,不管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大概女性的教职占了25%左右,也就是说有25%的女老师从事这个行业的科研。中国大部分的数据我还没有,可能是10%左右,我听说是这样。

  这些是最新的数据,针对一些顶尖的大学和科研行业。我们也发现,整个行业的多样性在人工智能上的参与的确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在女性行业去宣传去培训去吸引女性加入。

  柳甄:那是女性自主决定吗?我想问问第二个问题蒙教授,为什么你要选择计算机作为你的专业呢?

  蒙美玲:谢谢,这个问题非常好。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我其实是跟着我的兴趣走的,我非常喜欢计算机,中学就已经发现了,我也很喜欢数学,所以我是走向了自己的兴趣之路。

  在学界有时候一些女性老师会考虑家庭,要生孩子,当我们的整个教任期出现矛盾的时候她们非常难抉择,因为你要考虑一般有个10年的教期,任期内不能完成业绩的话就不能完成你的升值。

  李恩祐:我也听说女性在AI领域,作技术领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新的角度,增强思考问题的多样性。之前我们有一个非洲的项目有一个女孩,她是第一次在非洲做项目的女性,当时她将人类语言翻译语言和机器语言连接起来研究,当时大家想她只是一个女性,她来做翻译研究和语言研究,就像我们说到奥巴马,他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你怎么来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世界获得更多的进步、以及究竟女性或者说中国的经济以及半边天该怎么样获得人工智能的助力?换句话说究竟人工智能能多大程度上推动行业的进步?工业的进步?究竟怎么样帮助女性加入其中?

  柳甄:米雯娟想问一个问题,分享一下VIPKID的故事?

  米雯娟:我刚刚听懂了李恩祐的故事,其实我们想连接教育和互联网,很多老师都是女孩,差不多70%的老师都是女性,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一下未来女性的出路,教育的出路,我们怎么样去处理这种性别的比例?我觉得对女性来说能够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动力非常好,她们能够真正的传播知识,能够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为学生贡献时间,她们有很多想法、技术AI能够帮助她们实现她们的教学理念,她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学生,提高生活和生活的效率。所以参与到整个技术大潮中应该能帮助她们过的更好,教的更好。

  柳甄:如果把AI放到大的环境中来还有很多具体的应用,比如有很多使用音乐的应用都是女性,包括录音、歌唱和广播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女性应用,大部分还是一些青年学生。她们对于自己的产品设计和自身的决策制定等等非常骄傲的,她们在设计的时候会添加很多外在因素,我们在思考和创作方面女性都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技术领域我觉得女性也是可以介入的。

  而且大家知道,如果你着眼是的投资的话,或者一家女性创办企业,你会不会额外对她有好感呢?还是取决于业务种类?

  浦晓燕:回答您的这个问题之前先补充一下刚才的论点,现在有很多数据表明女性正在驱动全球经济的许多领域发展,尤其是网上经济。比如说像医保、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等还有教育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对于用户需求等方面和产品创造等方面,我们女性是很了解用户需求的。

  刚才列的这些领域也是女性的关注点,她们在市场上相对有一些竞争力,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作为投资方感兴趣的是一些公司只要他们能够创造出一些好的产品就可以,而且有一些产品我们会考虑人群的多样性。比如说这个产品它的用户男性、女性的分配比是多少,我们有有性别考虑,刚才说了我们投资40多家公司都是女性一手创立的。

  柳甄:我刚才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在演讲中说技术能够赋能女性,让女性做更多的事情,让她们感受到是和男性平等竞争的。因为一些技术领域不会对你的生理机能有太高的要求,我也个人非常喜欢利用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等软件做很好的生活改善,作为各位女性严禁嘉宾你们个人有没有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和技术产品的例子更好的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

  蒙美玲:我个人是有一些经验的,因为我的工作原因关于语音识别,今天的会已经说很多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开始我们做语音识别研究的时候很快发现,语音识别的确立对于男性来说识别的非常好,但是女性识别的不才好。后来又发现这些女性发言人她们的音调都比较高,而发送出来的语音信号在她们的发言中只要音调过高的话,可能振动的频率就会越高。我不记得当时是哪个原因了,但是当时我们发现有一个原因频率非常高,所以只要语调高的话识别起来就会越困难。再之后大家说起数据的时候他们就要看一下性别平衡数据,50%的男性数据,50%男性数据这样来做语音识别,这样才能保证错误率是有控制的。

  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女性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比如教育年轻人、照顾老人都是传统的,我们有一个20年前建立的性别研究中心,近期很多人谈到了性别和老年照顾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想探讨怎么去利用技术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比如说是不是能够更多的运用场景?有许多用户场景在其中,女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设计师、技术师等等都是女性她们在开发这些应用的时候都充分考虑了场景,场景考虑对于这些应用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

  米雯娟:我两周前在拉斯维加斯参加了一场会议,他说两年前这里有很好的教学机会我就来了,一年前我朋友转发了一个消息,又是一个工作机会,我又申请了,但是这之后他考虑到我有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我们可能至今不是很好,然后又过了一年,我又还了我的学生贷款,已经花了很长时间了,手里还有一些盈余甚至还能做一些旅行,他说你之前在这个平台上提供的整个就业机会,给我整个人生都赋能了,我突然感觉到我是可以有就业价值的,我之前都只是在家里带孩子,做一位母亲,突然看到这样一个招聘消息,我丈夫对我的职业转变也很骄傲,这样教师的工作是很好的两边的平衡,我们能够真正的改变女性的人生。

  而且,给她们带来很多价值感。让她们感觉到自己能够做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比如说教育别人家的孩子。

  另外,近期我们还参加了一个芝加哥的脸谱社区峰会,大概有110个嘉宾参加了,当时有人说她只是一个当地教师,但是这个女性对自己成就非常骄傲,召集很多人来参加这场大会,对其他的女性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激励。

  李恩祐:中国的社会我们能从一个很小的8位女性群体发展成1万名女性这样的会员中心,在技术、社交媒体、微信等方面我们都非常活跃。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尤其是对于那些80后来说,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单身女性,而且又是独生子女,数字技术它能够让我们之间建立联系,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科的人能够互相沟通,这就让我们感觉到不再那么孤单了,尤其作为独生子女来说。为什么这种孤单感消除是很重要的呢?因为我们发现,比如说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性别差别报告显示,中国在女性和男性,在专业技术、职业参与度来说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很少有女性,比如说像在座各位一样处在技术行业尖端职位中。

  为什么呢?根据调查显示,每一年我们对中国社会做的调查展示出,有三大主要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女性不太可能处在一些高管职位,比如缺少信心、缺少人脉、缺少楷模,因为没有太多人让你效仿。

  所以除了刚才谈到的技术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它还让我们有一种社区感让我们感觉到并不孤单,感觉到这些人就像我们一样,她们能够做到这些事情,我们就有了很好的榜样了。这些在整个社会过去几年里,性别进步方面是非常关键的元素。

  浦晓燕:对于我来说,我想要彻底根除这种概念,所谓的工作生活的平衡,因为这种平衡很有挑战,一旦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你就要做这件事情。我确实发现技术它能够给我很大的赋能作用,它能够让我成为很好的母亲,能够让我更懂得怎么去有效的管理我的时间。我会利用一些网上的比如电子商务网站来购买一些新鲜的食物,我会经常的和我的女儿的老师通过微信交流,或者其他的社交媒体进行沟通。我们有很多国际软件沟通我的女儿学习成绩等等。

  另外我还是VIPKID的用户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群里和大家沟通,我自己也会上一些培训课程。所以,关于教育是可以在家里去完成的事情,所以技术当然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谈到性别公平,中国的性别公平情况就像刚才柳甄说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数据是可供大家参考的。根据胡润榜显示,在中国我们有最多的女性亿万富翁,很多排名靠前的亿万富翁,尤其是女性都是来自中国的,如果大家看的是一些传统的比如说儿童护理过程这样的一些事情,我们基本上都获得了很多父母辈的帮助,帮我们带孩子。

  而且在中国我们能有更多的便利,比如说技术给女性带来的便利,都帮助女性解放了她们工作上的压力。

  柳甄:您刚才谈到了比较少有女性加入了我们的技术行业,尤其是像AI,你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具体的观点你觉得为什么在技术行业走向一些高级管理岗位女性比例比较少?你觉得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消除这样的一个鸿沟?或者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来改善现状?

  Michael L.Best:女性参与比例较低,在研发、学术、AI行业的参与率低,这和女性本身没有关系,是计算技术的关系。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传统的计算项目,比如说50年前有这样的一个传统的计算项目,我们的性别比大概是80%和20%的男女比例,这个比例看起来不是很奇怪,对于很多全球性大学来说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参与比。

  后来我们开始重新设置,计算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是刚才几位嘉宾所谈到的,计算本身不仅仅是说你坐在那里然后就做一些非常复杂的排序或者是计算,它会涉及到很多工具,人类的工具,这些工具又是怎样对人类需求做出反应的?还有很多像媒体的应用,很多和人类体验相关技术的应用。当我们着眼于数字媒体的时候,我们不只把计算看作计算本身,而把它看作一种社会媒体。我们发现如果扩大它的定义范围的话女性参与率就大了。

  什么叫扩大定义范围呢?我们提高了整个项目参与的多样化,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是为了扩大多样性而言的,我觉得确实多样性也是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学生真实的学生结果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改善的。他们为什么要学这个?他们对于计算是什么样的看法?他觉得在新技术解决一些创新难题等问题,或者对于改善人类现状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一些计算项目能够提供答案的。只要我们能够促进项目参与的多样化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就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教育培训项目的时候就要考虑性别多样性。因为大家要知道AI创造者多样性非常重要,不只是消费者的多样性,只要我们能让创作者多样化,可能我们有一些非常好的教育项目是可以提供帮助的。

  蒙美玲: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女孩参加更多的技术培训项目,很重要的就是不能让大家有一种印象感觉女孩子数量太少了,这会影响到未来女性的一些决定和选择。比如她们选择什么专业的时候会受到这种印象的限制,因为我班上很多孩子都是女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香港读中学的时候,每个年级有三个班,都是一些艺术班,只有一个班是科学班。所以其实大家做选择的时候75%的学生都不会走向工程科学这个专业,所以我想鼓励更多的年轻女孩跟随她们的志向、爱好,真正的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柳甄:对。我自己6岁的孩子刚刚还在学校上了两个兴趣课,一个是瑜伽课一个是烹饪课。

  浦晓燕:我的女儿她只有4岁,我把她送到机器人课上去了,让她了解一下机器人的一些初级知识,她也了解一下未来AI的进程。这个课上感觉非常的不好,她一路哭着回来,所以我们就不想再上这个课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好,她的理由很简单,她是唯一的一个女孩。她就想机器人课是给男孩上的,不是给女孩上的,她宁愿选择芭蕾或者绘画课,这就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社会概念、社会理念还是觉得男生、男孩才能真正影响人类的历史进程,才能选择男孩和女孩爱好。

  作为家长要重新审视一下你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我们也误入这样的辖区,比如女孩是不是干的好不如嫁得好,我们要重新审视这样的一些理念。

  米雯娟:现在我们有20万学在网上上课,有一个9岁女孩说我很不感兴趣这些视频,为什么我们不直接用一些计算机程序或者找一些VR的视频呢,她就喜欢这些创新的模式,我很喜欢,我帮她下了一些应用,同时让她上这样的课。其实无非就是20美元的产品能够给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她戴上谷歌眼镜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所以我想为什么我们不在网上生成更多的内容,让孩子去想去看去学,这就是未来教学的路径。作为孩子,你的本性是热爱计算机的,女孩也会喜欢技术的一些福祉,也会鼓励她们更多的拥抱技术,让她们未来成为新一代的技术领袖。

  李恩祐:记得Jack Clark之前说过,比如有医生说到其实整个社会应该是需要有计算个的多样性和并别平等,我想计算机长远来看应该是推向这两大目标比如我和我丈夫可以一块去网上开会,可以一块分享生活。

  同时还有理念的问题,我有两个年轻的儿子,我问我6岁的孩子,你觉得女生作为防火员如何?当守球员怎么样?或者士兵好吗?他们都没有思维的落脚点,都想不出来。

  还有在一次教育大会上,现在英国的政府有一个鼓励女性的活动,他们也做了一些视频的鼓励,你如果不去看都想不到,比如说会有宇航员、军人和相关的防火员都是女性,就是要改变扭转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的火山视频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样的一些女性视频呢?能够改变一些传统的男性行业。

  柳甄:这个建议我们确实应该写下来,把你的建议反应到平台上。

  另外一个问题,你们对女性有什么建议吗?怎么样在新的数字时代改变自己展现自己?或者说我们有什么建议给到下一代女性,我们的女儿们,她们怎么应对技术,利用技术、拥抱技术?

  李恩祐:像计算机语言、数据、编程构造未来的新语言,除了学英文之外,我想学习Java、HTML语言等都非常关键,也是是未来的一些技术。

  我上小学的时候不太喜欢数学,慢慢上高中了,我的数学成绩就是班上的第一名,这并不是说标准更低了,也不是说它很容易,是因为我当时有信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我不害怕,我可以非常欧信心的去学习,我也可以展望我的未来。所以有一些偏见需要被移出,来帮助更多的年轻女性能够勇敢的进入科学的世界。

  柳甄:有一天我在另外一个会场上也谈到了榜样的力量,我们是否有榜样力量鼓励年轻女性站起来,你是否想成为其中一位这样的女性?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

  蒙美玲:我也同意刚刚各位说的,我也同意李恩祐说的,在我们的性别中心我们有女性的员工支持项目,我们有相应的导师培训。我特别的喜欢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多女性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性别非常的凸显,其实当你参会的时候你应该尽量的去性别化,应该尽量参与整个决策过程,而不是关注你自己的性别,所以大家不要关注性别即可。

  柳甄:在今日头条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测试,我们也是一个数据驱动的公司,我们可以减少犯错,一旦数据上来了,我们就会做这样个AB测试,产品名称也好,等等也好,我们要利用更多的数据去创造场景。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方法,去帮助人们破除这样的性别偏见。

  浦晓燕:我的观点就是,我们不光是从思维层面、讨论层面上去探讨,我们应该采取这样的行动。李恩祐就做了这样的工作,她们创办了领英,今年夏天我也参与了一个活动做了评委,在女性中选择一些优秀代表做编程,这是专门针对中学生设计的,她们来自全世界,她们喜欢技术、喜欢编程,她们决定真正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她们要利用好技术的头脑。我确定如果能有更多女孩参与到这股技术潮流中来,她们就能够像我一样感受到这种振奋人心的女性力量。

  米雯娟:女性在技术行业未来一定会成为重要的领军人物,她们会推动AI的发展,能够创造未来教育的世界。就像一个小孩子,他们会利用算法,他们也会享受教学的过程,他们的参与,他们对技术的掌握,我们的女性她们在过去几年学的非常多,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

  比如说我们在头条的会上讲到过,我们现在关注是的个性化教育就像头条提供的内容一样,个性化内容也是我们能够赋权女士的一种办法。关注榜样的力量也是鼓励女孩子能够走出来站起来的一种方法,也会帮助年轻的女性。向年轻女性展现女性的力量、女性的信心、女性培训的信心和她们的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

  Michael L.Best:我同意所有的观点,像米雯娟说到的要自信,我也相信这一点,因为自信是一个很好的此缺。我们还要想一下怎么测算和培养这样的自信能力,不是说让女孩展现自信即可,是要培养培训她们。我自己有三个关于计算机的学位,我给本科生上过课,我觉得现在自信大家好像还没有建立起来,基本上你很难学到。

  如果整个环境更友好的话,让整个大的社会环境鼓励人们建立自信,我想90%的人可能都会建立自信。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自信的女性能够在电脑行业、计算机行业站起来。

  当然建立自信还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我们要设计相关的课程,要早期介入女性的教学,或者是为她们提供更多的资源,相关女性培训项目,让她们有更多的选择,整个环境的友好程度。对我来说,以及我的孩子,我觉得大家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分享我们过去不好的经历,要教她们怎么样在计算机行业无所顾虑,无所畏惧,我想我们作为一个社区要集体努力帮助她们建立自信。

  柳甄:下请让观众提两个问题。(没有问题)

  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除了刚才所说的,有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周围女性在技术时代获得成功?

  李恩祐:有一句话拥抱未来拥抱改变。在AI时代,我们生而为人特质有两点决定,第一是选择;选择就是你能够主动抓住未来,你不愿意成为未来的奴隶。有的趋势包括数字的发展,AI的发展。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塑造未来,你不应该被它们拖着走。第二就是改变。人和人,人和机器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我们能够重塑自我,我们能够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士气,因为改变来自自我,同时这也是希望大家能够牢记的一点。

  米雯娟:我们有三个联合创始人都是女性,管理人员70%都是女性,老师70%也是女性,我们会保持赋权女性,赋权女性就是赋权未来。

  Michael L.Best:加入EQUALS项目吧,我们把世界变得更加平等。

  蒙美玲:是的,来到EQUALS吧!我觉得如果我们想要填补现在的空白的话,我从来都不怀疑,比如说这是一个男权的世界,男权的环境。因为可能我不怀疑女性的权利会被挑战,这种假设是我接受的,但是我只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浦晓燕:作为女性来说我们应该真正的做出努力,采取行动。而且从女性视角发挥在AI中的作用,因为未来的世界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可能会因为AI的创作者本身的偏见造成了未来世界的一些歧视和偏见,所以我们从最开始就要参与进来。为了避免未来世界会是更加的两极化,我觉得我们现在就要很努力加入这个行列了,让女性更多的参与到AI技术的开发过程中来。不管是计算还是什么算法之类的。

  柳甄:可以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基于我的人生的感受,我觉得不要让任务的职务,任何姓名或者性别来定义你,不要觉得你是受这些限制的,更多的想一下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谢谢大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