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学文化、迎“四大”妇女扫盲活动的通知(1994)
作者:全国妇联、国家教委 来源:全国妇联档案E52──16 时间:0817
关于开展学文化、迎“四大”妇女扫盲活动的通知

在我国扫除妇女文盲,提高妇女文化素质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任务,也是我国执行《内罗毕战略》、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妇女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各级妇联、教育部门在妇女扫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双学双比”活动开展以来,加快了农村妇女扫盲工作的步伐,五年中就有1,000余万名妇女脱盲。但是,我国农村妇女中文盲半文盲数量仍然很大,仅青壮年妇女文盲就有2,100多万。要实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的目标,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1995年9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我国北京召开,这是促进我国妇女进步与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全国农村迅速掀起新的扫盲高潮,动员全国未脱盲的青壮年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学文化,迎“四大”,以提高自身素质的实际行动,迎接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
一、提高认识,把开展学文化、迎“四大”妇女扫盲活动作为今冬明春“双学双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妇女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妇女进步和妇女受教育权益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妇女问题的出现,都与妇女自身的文化素质有直接联系。我们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距离“四大”召开还有一年多,其中扫盲最有效的时间是今冬明春。各地要立即行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了解本地区扫盲工作全局,当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助手;要认真调查研究本地妇女文盲状况,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明确今冬明春的扫盲对象、指标;任务要落实到乡、村、组,到人,并把它列为考核妇女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
二、大力宣传,叫响“学文化、迎‘四大’”,“扫文盲、奔小康”的口号,号召“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有文化的都来学”。各级妇联、教育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图片、板报等传播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扫盲与社会进步、妇女解放和迎接“四大”的关系;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宣传2000年以前扫除妇女文盲的目标。全国有6万多个乡(镇)妇联、80多万个基层妇代会,要充分发挥乡村妇女组织、农村中小学和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抓好一家一户的劝学、劝教工作,动员未脱盲的青壮年妇女都来学,有文化的妇女、青年、少年都来教,形成亲人互教、邻里互帮的群众性学文化热潮。已达到脱盲标准的地方也要从严要求,再接再励,巩固提高。
三、组织竞赛,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争先进的积极性。全国妇联要求在今冬明春以乡为单位组织妇女开展识字竞赛,明年“三八”节前每个乡在参加扫盲的农村妇女中选出识字女状元,于明年“三八”节由县妇联联合有关部门进行表彰。识字女状元的评选条件是:1、在规定的时间内,经验收达到脱盲标准;2、学习刻苦努力;3、学有所用;4、脱盲后继续巩固提高。
为提高社会公众对妇女扫盲工作的更加重视与支持,鼓励各级教育部门、妇联组织、社会热心人士为扫除妇女文盲多做贡献,全国妇联与国家教委将于今冬明春联合开展第三届“巾帼扫盲奖”评选表彰工作,于明年“三八”节进行表彰。表彰条件与对象主要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妇女扫盲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妇联组织以及扫盲工作干部、教师、社会热心人士、“小先生”等。各级妇联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动妇女开展各种扫盲竞赛活动,及时宣传表彰妇女扫盲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更多的妇女参加扫盲工作。
四、搞好服务,注重实效。根据各地多年来的经验,为文盲妇女举办识字班、包教班,发动青少年学生当小先生,都是好办法。特别是把学文化和学技能、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更能收到好的效果。各地要把好的经验进一步总结推广,在实用、实效上下功夫。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编写适应农村妇女的识字课本,制作识字卡、幻灯片等,为妇女扫盲提供必要的服务。为配合竞赛活动,《中国妇女报》主办的《农家女百事通》杂志将于今年第6期至明年第1期,陆续刊登适用于妇女扫盲的1500个常用字,每期200字左右。
希望各级妇联、教育部门齐心合力,真抓实干,通过迎接“四大”,使农村妇女扫盲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创造新的成果!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4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