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泠在全国妇干院校第五届年会上的讲话(1989)
作者:康泠 来源:《“六大”以来妇女儿童工作文选(1988-1993)》,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 时间:19890507
在全国妇干院校第五届年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历时五天的全国妇干院校第五届年会,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妇联和省妇干校的支持,开得比较成功。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各院、校长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主管教育工作的主任或副主任。这既是妇干院校系统的年会,又可说是妇联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本身就体现出了妇联系统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会议过程中,大家互相介绍了开展岗位培训的情况,交流了办学经验,对今后如何办好干校,搞好妇女教育,也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不少发言,给人以启发。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顾浩同志的发言,更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妇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会上,大家还专门讨论了由全国妇联起草的《妇联系统部分领导干部岗位职务规范(讨论稿)》和《妇联系统干部岗位职务培训规划(讨论稿)》,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说明大家早有考虑。会后,将由全国妇联组织部按照大家意见认真修改,交书记处讨论后,再发给大家。这次会议的又一个成果,是经过酝酿,成立了“中国妇女教育研究会”,这是一个研究妇女教育科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准备挂靠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作为它的专业(学科)研究会之一,以便加强妇女教育与社会各界的横向联合,促进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面,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近几年妇联系统教育工作的回顾
目前,全党正在重新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妇联系统的教育工作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路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妇联系统的教育工作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首先,培训基地不断恢复、发展。各级妇联都把培训基地作为正规化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1984年,原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改建为女子成人高校——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又更名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之后,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恢复和建立了妇女干部学校,有的省还成立了女子职业大学或女子职业学校。目前,26个省级妇干校可同时容纳4000多名学员。全国妇联系统专职培训人员814名,其中专职教师401名。培训基地初具规模,形成网络,为干部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开辟了多种办学途径。各地妇联和妇干院校普遍重视正规化办学,开设了大专班、中专班和《专业证书》教学班,同时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有的还采取了与当地党校、大专院校联合办班或委托办学的形式,举办丰富多采的培训班,办学形式、途径更加广泛,取得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效益。今后,我们还是要敞开门来办学,经常和社会上有教学能力的大专院校联合,聘请社会上的优秀教师上课。
第三,教材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与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干院校把教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积极组织力量编写教材,有的还与外校或外单位联合编写。到目前为止,黑龙江、湖南、河南、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已公开出版了一批专业教材12种: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将于今年出版发行一套系列教材(13种)。教材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搞好正规化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培训成果显著,妇联干部队伍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据1987年底统计,妇联有18059名干部受到不同层次的培训。其中有11215名受到短期培训;2008名受到中专和中技培训;2500名受到大专以上培训。目前,已有64635名妇联干部达到了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妇联干部总数的67%。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妇联干部近2000名,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00名,占同级妇干总数的63%;地市级妇联干部5300名,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00名,占同级妇干总数的44%;县级妇联干部16000名,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近4000名,占同级妇干总数的24%;还有10361名妇联干部正在各类学校学习。可以说,妇联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文化结构趋向合理。一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妇联干部队伍正在形成。我们已经有了一块初具规模的培训基地;有了一支独立存在、不断发展的师资队伍;有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有这些,都说明妇联系统的干部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提出的干部培训规划已经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座各位以及许多妇联干部、教师、职工辛勤劳动、团结奋斗的结果,值得欣慰。当然,也应当十分感谢兄弟院校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二、妇联要从宏观角度重视教育,要从总体上关心妇女教育问题
在全国人大、政协召开“两会”前后,党和政府,特别是决策人,对于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平同志特别指出,改革十年成绩巨大,总政策完全正确,前进中有些失误。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发展不够。事实已使我们认识到,我国教育的落后状况不仅影响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将严重制约今后几十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决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教育的普及,没有劳动者素质、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不能绕过工业化、商品化阶段,也不可能绕过相应的教育普及和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阶段。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劳动者素质不高、教育不普及直接相关。
全国妇联在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总结了妇联在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了妇联的教育职能。此后,全国妇联办公会议、书记处会议及六届二次常委会议都多次讨论了妇女教育问题。应当说,妇联领导机关对教育的认识在逐步提高。现在我们已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代妇女发展遇到的种种障碍,在很大程度上与妇女受教育不充分、文化程度不高直接相关。比如我们大家时常感到烦恼的妇女参政比例越来越低、各级党政机关女领导干部日趋减少、高科技人才中妇女比例不断下降、优化劳动组合后不少妇女被淘汰等现象,都与妇女的文化素质有关系。下一步治理整顿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乡镇企业关、停、并、转,压缩基建规模后下来的大批男劳力,很可能拥向乡镇企业,这都将使女职工面临更大的冲击。妇女地位总是那么动荡不安,其原因除了社会偏见和保护法规不够健全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妇女群体素质偏低。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中,旧的常规打破了,出现了一些衡量企业、选拔人才的新标准。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的效益就是企业的生命,要保障效益就必须提供素质高的劳动力。“人人都就业”这样一种劳动制度,行不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妇女。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推进政治民主化,差额选举产生了,女干部纷纷落马。全国妇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各界妇女产生了强烈的压抑感,于是向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提出要求采取保护性政策,要求保证妇女参政比例。从妇女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实际作用看,这种要求是非常合理的,从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化上看也是合理的。但是,它与民主化的进程却是背道而驰的,因而也是靠不住的。在这方面,妇联的声音显得很微弱,要求至少在候选人名单中有妇女,然而选举结果往往还是被“差”掉了。因此,我认为在参政问题上,单单要求保护政策是靠不住的。如果总在那里要求保护,就会使妇联及妇女的整体形象不那么完美。解决现实存在的妇女问题,一方面要求合理的政策和法规,但关键在于提高素质。或者简而言之,妇女的根本出路,在于普遍素质的提高。我想,这点道理大家是很容易明白的。我只是希望经常记住:没有妇女素质的普遍提高,教育的普及,就没有妇女的彻底解放。
妇女素质的提高,虽不仅仅是,但主要的是教育问题。目前,应当说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是十分可怜的。中国2.2亿文盲中,有70%是妇女;去年720万辍学儿童中,女童占83%;每年600万小学毕业生、600万中学毕业生和200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这总计1400万学生中的大多数又都是女性。这几个百分比,明显地透出了中国妇女受教育的可悲景象!做为妇女姐妹的代表,妇联干部应该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要为改变妇女受教育的状况,普遍提高妇女素质而奔走呼号,要下决心为妇女教育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妇联应当为妇女教育事业做些什么呢?
妇女教育事业是全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应由教育部门管。妇联抓这项工作,不能代替政府和教育部门,国家也没有赋予我们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妇联作为维护妇女利益的社会团体,有义务、有权利从总体上关心妇女教育问题。在这方面,妇联本身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问题,只注重应急政策。我们应当有长远的打算,关注女性各个年龄段的教育,解决各个年龄段的教育当中的突出问题。比如,在小学生辍学的问题上,女生占这么大的比例,妇联能否在做妇女工作时说服妈妈们重视对女孩子的教育问题?办家长学校时,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时,都可以顺便解决一下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区还存在的童工现象,妇联要搞好调查研究,协助有关部门解决。此外,对女中学生、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问题,都要去关注。如果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个较高的认识,有长远的打算,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去安排,去起监督、协助作用,是可以在这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反之,如果我们指导思想不明确,不从妇女教育的各个阶段去抓,去关注,那么,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二三十年后,妇女问题仍然是这样一些老问题,那么妇女运动也将很难迈开步伐。当然,这里有一个怎么去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代表教育部门,不能代替学校去抓。但是,每年安排一定时间,作调查研究;在“三八”、“六一”、“九十”(教师节)等节日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工作,提高对妇女教育的认识,在妇女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呼声。长此下去就会见到成效。
此外,应当指出的是,当前在女性教育方面,要特别注意克服“软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各年龄段的教育上,比如,在幼儿阶段,男女性别差异本来并不明显,但却过早地实施了性别角色教育,而且是“软化的”;抱娃娃、过娃娃家、涂脂抹粉、模仿成年妇女、学娇气。我们希望,对女孩不要过早地施以角色教育。有些父母,特别是城市里的父母们,不以为然,而且对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过多地在这些方面发挥,影响女孩子的全面成长。从中小学开始,性别问题在男女同学中明朗化了。这时,女学生意识到了两性的差别,而得到的角色教育又往往是片面的、不健全的。家长和教师过多地对女孩说“不许”,不许大声说笑、不许远游、不许和男孩子一起玩,等等。她们按照自己的意识用传统的观念,去塑造女孩子的性格。这种片面的角色教育,很容易使女孩子缺乏社会角色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失去竞争力。所产生的结果,与当今女大学生分配难,不是没有关系的。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有些女孩子,太娇气,有些女大学生挑选职业时,不愿离家太远,不愿到陌生的地方,独立意识不够强,依附心理强,缺乏自信心和主见。如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文化的女性形象是这样,那么,她们去选择社会时,就缺乏实力;她们被社会选择时,就很容易被淘汰。女中学生、女大学生恰恰与干部队伍中的女性素质直接相关。如果不关心学生,不注意克服学校中存在的性别角色教育的“软化”倾向,那么学校输送到社会上的人才就很可能有点儿“软化”问题,到那时悔之晚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当前女性教育中的“软化”问题,要在学校教育中注入一点儿健康的女性角色教育,从而避免或适当避免职业女性的先天不足。
我们很多妇联干部和妇干院校的教师,演讲能力很强,应当在做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到中学、大学去和那里的教师一起,讲讲妇女理论、妇女心理学等等,既可以宣传正确的妇女观,又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妇联的影响。我想这项工作是可以做的,要及早地予以关注。
关于女性健康教育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而且要利用干部院校,尽量为社会各界妇女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各级妇联要切实办好妇干院校。下面我想就各级妇联如何为妇干校创造办学条件的问题讲两点意见:
(一)要明确各省妇干校由各省妇联领导,要有一名主任或副主任来抓,其责任就是按照国家法令、政策为学校创造办学条件。首先应当为妇干院校疏通关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要向当地教委申请,为妇干校定级定格,并要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争取增加财政拨款,保证教师应有的待遇。要争取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完全在教委各项政策的保护下去进行。
(二)要给院校自主权。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增强学校的活力,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确定学校独立的法人地位,保证学校有依法自主管理的权利。要为院校配备好院校长,实行院校长负责制。妇联要在政治思想教育、制定政策和条例、下达年度任务、进行监督检查等方面来体现对院校的领导。不要过细地、一人一事地去管。要放活学校,允许学校依靠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来管理和发展学校,要让学校有吸引力,留得住人才。院校长也要有一种独立精神,挑大梁,办好学校。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好校长。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我们的妇干院校办活、办好。
三、妇干院校的发展方向
对于今后妇干院校的发展方向,大家在会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学历教育与岗位职务培训相结合,以岗位职务培训为主。
鉴于目前妇女受教育的层次偏低,因此要继续办好学历教育,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干校不一定急于升格。中专教育很适应当前的状况,要认真搞好。各妇干院校都要明确,重点是搞好岗位职务培训。目前有些省市搞得很好;有的刚刚开始;还有的对岗位职务培训并不完全清楚。所谓岗位职务培训,是按照岗位职务需要所进行的定向培训,是在一定文化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培训。岗位职务培训是国发〔87〕59号文件即《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任务,是今后若干年内成人教育的方向。这种培训应以岗位职务规范为依据,把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学用结合,不仅注重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能力的培训。妇联系统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的内容,还要根据妇联工作的特点来确定。妇联工作不同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它是一项面广、综合性强的社会工作、群众工作。妇联干部,特别是妇联各级领导干部,除了掌握妇女工作的专业知识外,还应适当掌握政史、哲学、教育学、干部人事、党建学说等方面的知识。理想的妇女工作干部应该有比较宽的政治视野、比较广博的社会知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妇干院校的培训应有利于妇联干部的流动,有利于使妇联干部队伍成为“一池活水”,流得出去,引得进来。对于全国妇联制定的《妇联系统干部岗位培训规划》,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将尽快修改下发,然后由点到面逐步实施。要做好准备,先行试点,防止一轰而上。
各地要根据全国妇联的规划制定出自己的规划,但试行和实施问题,还要经过省委组织部批准。有些妇联干部,已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规划这很好。和妇联岗位培训如何衔接,请大家提出意见来。已开始搞了岗位职务培训的省(市、区),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办好;还未开始搞的,要做好准备,不要匆忙上马。
关于岗位职务培训的教材问题,大家非常关心,希望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教材出现。目前,全国妇联还不可能象大家建议的那样组织班子拿出大家都满意的高水平的教材来,因此委托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编出一套教材供各校使用是必要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了新的见解,还可以再编写新的教材。有的省妇干校想自己编或与社会力量合编一些教材,我们也欢迎,大家也可以选用。大家还希望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对各层次妇干培训拿出一套大纲来,这件事徐院长已经认可。总之,应有统一教材,但不强求统一使用。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相结合。在保证妇干教育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面向社会的女子职业教育。
培训妇女干部,要从根本上提高她们的素质,给她们以竞争的本领。提高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能力等等。有句名言讲得好:“机遇往往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改革为我们妇女干部提供了很多的机遇,但是如果我们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有准备的头脑”,再好的机遇也无法去适应。我们妇联组织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妇女干部的素质,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妇女人才,为自己培养一支有创新精神、适应改革需要的干部队伍。
要教育妇女干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妇联干部有很多的优点,非常热情、非常认真、非常细致,但要注意一种倾向,要多一点学习,多一点理论,多一点思考。不要满足于整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做到持之以恒。对于妇联干部的培训,要搞脱产,时间可以短一点,但不脱产,则很难坐得住。
关于职业教育,在今后若干年内应大力发展。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竞争机制已引入各种领域。而各项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在这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妇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优化组合中淘汰下来的妇女面临第二次就业;目前在岗的女工人、女干部、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着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我们妇女干部院校、妇女职业学校也应担此重任。
开展职业教育也是我们妇女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我们摆脱长期困扰我们的生源和经费问题。搞好职业培训,也可以扩大妇联在社会上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妇联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职业教育要搞有偿服务,收费一定要低,要考虑到妇女的承受能力。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批女子职业大学、高中,也有一些省妇干校开办了职业培训班,还有的省市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与一些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开展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创造新鲜经验。
最后,向大家通报一下,由于一些老书记离职了,全国妇联教育委员会已于近期作了调整,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启ZAO(王加澡右)任主任,书记处书记关涛、康泠任副主任,全国妇联组织部副部长韩学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徐明、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李钟秀任委员。教委办公室设在全国妇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
现在宣布本届年会圆满结束。
祝大家在妇女教育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