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周:在全国“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的汇报(1996)
作者:华福周 来源:《七大以来妇女儿童工作文选(1993-1998)》,全国妇联办公厅编 时间:19960116
在全国“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的汇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我就1995年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的情况、评比表彰有关事宜和1996年的工作意见作一汇报,请大家讨论研究。
一、1995年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的情况
1995年是“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第七年。各地围绕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抓住农村加快改革发展、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的有利时机,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强化科技培训,突出规模竞赛、专业竞赛,加强协调服务,拓宽活动领域,使“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领导更加重视,为竞赛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党中央领导同志对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多次指示要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妇联七届三次执委会上指示,要“不断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为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贡献聪明才智”。姜春云、温家宝、陈俊生、彭云等几位领导同志都欣然担任了“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顾问,陈俊生同志同意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每年拨出专款支持这项活动。
去年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全国妇联邀请出席会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负责同志就“双学双比”活动进行座谈,陈慕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将继续重视支持这项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目前各地普遍制定了第二周期活动规划,并将纳入本地农村和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检查、总结、表彰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把“双学双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包括进去,列入当地目标管理体系。全国有50%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加了活动经费,部分省市还设置了“双学双比”活动专项基金。领导重视,经费落实,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2、扫盲取得显著成绩
多年来,全国各级妇联配合政府教育部门,为实现本世纪末扫除文盲的宏伟目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1995年各地抓住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的有利时机,在全国农村迅速掀起了新的扫盲高潮,动员全国未脱盲的青壮年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学文化,迎‘四大’”。通过开展“识字女状元”、“扫盲达标赛”。等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的积极性。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扫除妇女文盲300万的任务,继辽宁实现无盲省之后,又有广东、吉林、天津、北京、上海、黑龙江六省市基本扫除妇女文盲。对妇联作为非政府组织为扫盲开展的工作,国家教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在世妇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国妇联扫盲最高奖——“世宗国王”扫盲奖。
3、科技培训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女农民科技骨干队伍
“双学双比”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农村妇女科技人才。几年来,农业部、林业部、国家教委、科协、全国妇联等单位多方面协同作战,常抓不懈,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去年,各地在前几年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又制订了文化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的中长期目标;在组织形式上,实行达标量化。目前,部分地方已实现了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新技术重点培训、农业技术职称专业培训、农函大、农广校提高培训的系列化,同时注重把对妇女专业技术培训与发放绿色证书、评定女农民技术员相结合,加快了农村妇女科技骨干成长的步伐;在培训内容上,由一般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拓展到新农业技术、综合经营、市场销售等项知识。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组织实施的“科技之冬”活动,有半数以上妇女接受了培训。辽宁、黑龙江、海南已实现了村村有女农民技术员的目标。目前,女农民技术员队伍和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妇女劳动者队伍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撑起了“半边天”。
4、围绕粮棉油菜主导产业开展规模竞赛,竞赛领域进一步拓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业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各地“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围绕本地支柱产业,组织参赛妇女在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庭院经济和乡镇企业等领域,开展了开发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竞赛,显示了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粮棉油主产区“三八丰产方”、“吨粮田开发”、“金花银花赛”等形式多样的规模竞赛持续开展。广东省组织100多万妇女开展了种粮单项竞赛,参赛妇女种植的水稻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80%,在各种灾害不断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稳中有升。山东省450万妇女开发“吨粮田”900万亩,占全省吨粮田面积的60%;江苏省建“三八丰产方”100多万亩,单产高出大田15%;河北省组织279万妇女参加“棉花翻身杯”竞赛,植棉639万亩,占全省植棉面积60%以上,植棉状元吕红玲创下亩产籽棉480公斤的全国单产最高纪录,全省棉花产量突破780万担,一举扭转了棉花生产滑坡的局面,妇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市组织参赛农户把参赛田集中起来,组建联合合作经济组织,走规模化生产路子,使劳力、资金得到了合理调配使用,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各地还以市场为导向,注意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林果、蔬菜、水产、畜牧等多种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综合开发,增加了妇女的经济收入。广东妇女种植千亩草莓人均增收上千元;吉林妇女搞大棚养猪,当年人均创收上千元;江西妇女发展特种动物养殖,户增收入上万元;河南鄢陵县妇女靠花卉种植人均收入增千元;黑龙江妇女发展规模养鹅年创效益上亿元。
各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妇女劳力的优势,开展了“庭院经济专业竞赛”,把妇女从小庭院引向大市场。通过竞赛活动,庭院经济的普及率、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在逐年提高。河南、吉林、湖南、内蒙等地庭院经济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河北省还建立了以销售农村庭院经济产品为主的专业市场320个。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妇女剩余劳力逐步向乡镇企业、流通领域、专业市场流动。各地适时将竞赛活动从田间地头拓展到这些领域。参赛对象由种养业的女农民向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的女职工拓展,由本乡本土的农家女向外来“打工妹”拓展。江苏省在50万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市场营销知识的竞赛;浙江、湖北、上海、广东、陕西、山东等省在乡镇企业女职工中开展了“学技术操作比武竞赛”,“生产、管理、技术、销售能手赛”,实现了“双提高”,即提高了乡镇企业女职工的素质,提高了乡镇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福建、山西还注重在各专业市场妇女中开展“学文化、学法律、争当遵纪守法文明户”竞赛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三八绿色工程”活动注重实效,向基地化发展
去年,有2亿多城乡妇女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各种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巩固、营建、发展“三八绿色基地”及林果加工基地近10万个,植树面积增加5000多万亩。通过建设这些集生产、科研、培训、服务、创收为一体的绿色基地,当地妇女有效地增加经济收入,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途径,也为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增强了实力。现已有21个省市提出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三八绿色基地”的计划。福建省漳州市100%的县、乡建立了绿色基地。河北唐山市创办绿色基地1000多个,获利6000多万元;安徽、江西、山东、海南、吉林、湖北、江苏、广西、浙江九省妇女积极参加消灭宜林荒山的劳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世妇会期间,全国妇联还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组织营造了“世界妇女友谊林”,近千名中外妇女在怀柔种下象征世界妇女团结、友谊、和平的松柏500多棵。
6、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扶贫活动,加快了贫困妇女脱贫步伐
帮助贫困地区的妇女脱贫致富,是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在进一步完善扶贫联系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三八”扶贫攻坚活动,加快了农村妇女奔小康的步伐。江苏省建“三八”龙头致富项目2000多个,已帮助1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去年又多方筹集资金700万元,建立了13个扶贫项目。山西省采取滚动连环脱贫的方式,帮助19150户贫困户脱贫,省政府对妇联连环脱贫工作十分重视,去年又划500万元周转金给妇联用于此项活动。河北、江西、内蒙、河南、北京、新疆、宁夏等省、市、区还开展了城市妇女与农村妇女、致富女能手与贫困妇女的“手拉手共同致富奔小康”活动,通过结对子,定协议,一对一地为贫困妇女提供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并提出不脱贫不脱钩。河北全省先后签协议51226对,帮项目12745项,帮资金1951万元,已帮助20675户脱了贫。组织贫困妇女劳务输出是帮助贫困妇女脱贫的一个途径。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等省相继组织了几十万妇女外出务工。去年仅甘肃就输出女劳力达10万人次。这些妇女在外务工既开阔了眼界,又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有的妇女带资金技术回乡办企业,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坚持提高妇女文化素质与提高身体素质相结合,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卫生保健服务。全国妇联联合国家民委、国家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连续几年在民族地区开展了普及妇幼卫生健康知识和新法接生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乡村妇幼保健人员上千人。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指导下,去年10月组织近100名来自西南、西北七省区的妇女干部到江苏常州市进行项目交流考察培训,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达成十多项意向性合作协议。
7、以迎接世妇会为契机,宣传了一批杰出的“农家女”
近年来,全国各地获省级表彰的女能手已达1.5万人,她们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双学双比”活动为她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她们既对国家、集体、家庭作出了贡献,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各级妇联与报刊、电台、电视台合作,在迎世妇会过程中,向全社会推出了一批中国农村妇女的杰出典型,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全国妇联评选出的十大女杰中有2位是农村妇女。世妇会期间,全国妇联推荐的来自内蒙、河北的两位女能手,荣获1995年度世界妇女问题首脑基金会颁发的“妇女在农村生活中创造奖”;河南、山西、安徽、天津、江苏等省23名女能手荣获香港爱国工商企业家龚如心女士设立的“如心农业奖励金”;有数十位女能手参加’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向各国妇女介绍自己的业绩,畅谈参与发展的见解,受到外国与会者的高度赞扬。在宣传农村女能手的同时,各地还把女能手组织起来,建立协会,促进相互交流和合作,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协会的建立,扩大了“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范围,促进了跨地域、跨行业的竞赛,有利于农村妇女人才的成长和管理。江苏省已建立县以上协会100多个,乡村女能手联谊组6500多个,辐射带动了42万多户走上了专业生产经营的路子,充分发挥了女能手的群体效应。
8、找准工作结合点,开展各部门之间的双向协调活动
各级协调部门充分利用部门优势,为“双学双比”活动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林业部每年拨专款创办一批集生产、培训、服务、创收为一体的“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现已在河北、湖南、山东、北京等12个省(市)的市、县建立了16个基地。去年,农业部与全国妇联联合评选表彰了首届全国优秀女乡镇企业家122名,并在世妇会前与全国妇联共同召开了“妇女参与农业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收到中外代表论文90余篇,对农村妇女参与农业技术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农业银行拿出资金,成立专门小组支持和参与世妇会“农村妇女发展论坛”的会前研讨会。教委、科委、科协纷纷为各地参赛妇女上“星火”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广播影视部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妇女典型,去年与全国妇联共同举办了“今日农家女”典型人物宣传评选活动,有21个省、区、市拍摄的近百部电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播出的10部“今日农家女”专题片,生动展现了“双学双比”活动中农村妇女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形象。国务院扶贫办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妇女骨干的培训。国家计生委将此活动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少生孩子快致富”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的新观念。各地水利部门从政策、物资、技术上积极支持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三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各地民委为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提供了专项经费。各协调部门尽职尽责的支持和协作,为“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整体上提高了“双学双比”活动的水平。在各地农业、林业、水利、科教部门及农行等单位支持下,有些地方的妇联又兴建了一些服务龙头企业,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建基地,以农户为龙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使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衔接,为妇女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也为“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增加了实力和活力。
二、关于1995年评比表彰工作
根据第二个周期的活动计划,对1995年度的表彰事项,作以下说明,提请领导小组审定。
1、1995年的表彰工作按全国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确定的原则不变。表彰各省推荐的女能手100名;表彰地级以下(含地级)先进协调组织63个(超过8000万人口的四川、河南、山东三省各增加1名);表彰开展双向协调活动好的先进协调单位60个。
2、“三八”节期间,拟从全国表彰的女能手中选出几名粮棉油菜果种植交售女能手、女状元,组成“农家女报告团”在京演讲,对她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3、全国妇联与林业部拟于“三八”节期间联合召开全国“三八绿色工程”活动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表彰100名“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100个“三八绿色工程”先进单位;50个“三八绿色优质工程”。
三、关于1996年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意见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第一年,也是世界各国政府从承诺到行动,实施《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头一年,各地“双学双比”竞赛活动要牢牢把握这个背景,抓住机遇,站在跨世纪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目标,围绕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以全面提高妇女素质为重点,以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和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为主要任务,突出“巾帼扶贫行动”,突出科教兴农,突出粮棉油菜果生产,使“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以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学文化、学技术。目前,全国农村妇女劳力已增加到2.2亿,有不少农村妇女没有接受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从今年起,要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普及型实用技术的培训面,对已接受过实用技术培训的妇女重点进行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吸纳消化先进农业技术的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技术素质较好的妇女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农广校、农函大等积极发展女农民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参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大批女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带头人、女农民企业家。目前,农村中青年妇女文盲尚有2500万左右,要采用落实到户、责任到人的方法,保证每年有300万以上文盲妇女参加扫盲学习。
2、围绕粮棉油菜果基础产业和农田水利造林基本建设,开展规模竞赛,组织参赛妇女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单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衔接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联接起来,形成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要动员参赛妇女积极参加改造中低产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林绿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成绩。
3、以增加农村妇女经济收入,增强“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服务实力为目标,拓展活动领域。将“双学双比”活动向乡镇企业和城乡贸易市场拓展。争取各方支持,建立并巩固一批以妇女为主的龙头项目,增强其辐射功能,带动妇女增收致富。创办一批“巾帼示范基地”,增强服务实力。对“女能手协会”、“女乡镇企业家协会”等群众性专业协会,要加强引导和积极扶持,发挥她们的群体效应。
4、开展“巾帼扶贫行动”,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九五”期间全党全社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1996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全国妇联七届三次执委会通过决议,“九五”期间,各地应在继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中,重点抓好“巾帼扶贫行动”。这项行动的基本内容是:以文化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妇女的思想和文化科技素质,以发展经济增加贫困妇女的收入,以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增强贫困妇女的体质。妇联开展扶贫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扩大扶贫联系点、联系户。通过东西互助、先富帮后富等办法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挂钩拉手关系,明确扶贫的时间、目标、措施,制订检查、评比、表彰制度,注重科技扶贫、项目扶贫,并发展以妇女为主的扶贫经济实体,注意扶贫资金、项目要适当向民族地区倾斜。巾帼扶贫将特别注意发挥农村女能手、女科技人员、女乡镇企业家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教育贫困地区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勤劳致富、科技致富。
5、以双向协调互惠互利的工作机制,使“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再上新水平。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找准双向协调的结合点,推进竞赛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在深化改革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同时对不同的地区实行分类指导,为妇女全面参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