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议程(续1)(1992)
发表部门:联合国 发表时间:19920600
21世纪议程

第6章
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
导言
6.1 健康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发展不足导致贫穷,而发展不当造成消费过度。这两种情况再加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会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造成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21世纪议程》的行动项目应当针对世界人口的基本健康需要,因为它们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基本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是不可分的。健康与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善相互关联,需要作出部门间的努力。这种努力牵涉到教育、住房、公共工程和包括商业、学校和大学、宗教、民间和文化组织在内的社区团体,目的是使社区内的人民能够确保持续的发展。特别需要列入预防方案,而不能单单依靠矫正和治疗。各国切需参照本章各方案领域,制订优先行动计划。这些方案领域是根据政府各级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团的协力规划而确定的。这些活动应当由一个适当的国际组织,例如卫生组织来协调。
6.2 本章载有下列方案领域:
a.满足基本的保健需要,特别是农村地区;
b.控制传染病;
c.保护易受害的群体;
d.迎接都市的卫生挑战;
e.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险。
方案领域
A.满足基本的保健需要,特别是农村地区
行动依据
6.3 健康最终取决于成功地处理物质、精神、生物和经济/社会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能力。没有健康的人口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然而大部分发展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又造成或加重许多健康问题。反过来说,对许多人健康情况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源正是由于发展不足,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缓解这些问题。卫生部门不可能依靠自身达到满足基本需要的目标;它有赖社会、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发展,同时又直接有助于社会、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发展。它还有赖健康的环境,包括供应安全的用水和提供卫生设施以及促进安全食品的供应和适当的营养。特别应当重视的是食品安全,而以消除食品污染的优先事项;制订综合的、可持续的水政策,确保安全的饮水和卫生,以便预防生物和化学污染;促进卫生教育、免疫和供应必要药物。提供教育和适当的服务,慎重规划家庭人口,对这些部门间活动也有助益,但须尊重文化、宗教和社会传统,坚持自由、尊重和个人所持的价值,以及照顾伦理和文化方面的考虑。
目标
6.4 根据在2000年前实现人人健康的总体战略,今列出各项目标如下:满足乡村、市郊和都市居民的基本保健需要;提供必要和专门的环境卫生服务;和协调居民、卫生部门、与卫生有关的部门和有关的非卫生部门(商业、社会、教育和宗教机构)的参与,以便解决保健问题。应当优先向需要最迫切的人口群体,特别是乡村地区,提供保健服务。
活动
6.5 各国政府和地方当局,在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支助之下,应当根据各国具体的情况,加强其卫生部门方案,特别要注意乡村的需要,以便:
(a)建立卫生基础设施、监测和规划系统
(一)发展和加强切实可行的、立足社区的、科学上可靠的、可被社会所接受的和适合各国需要的基本保健制度,以及满足清洁用水、安全食品和卫生方面的基本保健需要;
(二)支助利用和加强可改善政府所有适当级别和地区内的保健和有关部门间协调的机制;
(三)研订和实施合理和负担得起的办法来建立和维护保健设施;
(四)确保和在适当情况下加强提供社会服务支助;
(五)制订战略,包括可靠的保健指标,以监测保健方案的进展和评价保健方案的效益;
(六)根据对所需资源的评估,研讨保健系统的措资办法,明确指出各种备选的筹资办法;
(七)促进学校的保健教育、资料交流、技术支助和训练;
(八)支助易受害群体自行管理各项服务的倡议;
(九)斟酌情况,把传统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国家保健制度。
(十)促进向推广活动,特别在乡村地区,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
(十一)促进和加强立足于社区的乡村残障复原活动。
(b)支助研究和办法的制订
(一)建立机制使社区持续参与环境卫生活动,包括尽可能适当地使用社区财政和人力资源;
(二)进行环境卫生研究,包括行为研究以及研究用何种办法扩大服务涵盖面和确保边缘人口、未得到充分服务的人口和易受害的人口更广泛地利用服务,以便适当地配合完善的预防服务和保健;
(三)对传统的预防知识和医疗办法进行研究。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6.6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400亿美元(包括约50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6.7 对于规划和管理保健系统和设施的新方法应当进行试验,而关于如何将合适技术纳入卫生基础设施的研究应当得到支持。开发科学上可靠的保健技术应加强适应当地需要的能力和由社区资源予以维持的能力,其中包括保健服务所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应当制订促进信息和专门知识的转让和共享的方案,包括交流办法和教育材料。
(c)人力资源开发
6.8 应加强改革培养卫生人员的部门间方法,以确保它适合于人人健康战略的针对性。应支持在地区一级提高管理技能的努力,其目的是确保基本保健系统的有步骤发展和有效运行。应制订切实可行的短期强化培训方案,侧重于有效通讯、社区组织和促进行为改变方面的技能,以便培养参与社会发展各部门的当地人员执行他们各自的任务。应当与教育部门合作,拟定特别卫生教育方案,并以妇女在保健系统中的作用为重点。
(d)能力建设
6.9 各国政府除了直接支助提供保健服务以外,还应考虑采取培养能力和促进战略,以推动社区参与来满足自身需要。主要重点应是培养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和与卫生有关的工作人员在社区卫生教育中起积极作用,并侧重于协同配合、社会动员和其他发展工作人员的支助。国别方案应包括都市、市郊和乡村地区的地区卫生系统,地区一级卫生方案的执行,以及转诊介绍服务的发展和支助。
B.控制传染病
行动依据
6.10 由于研制疫苗和化学治疗剂的进展,许多传染病得到了防治。但是,许多严重的传染病仍然存在,例如:霍乱、腹泻病、利什曼病、疟疾、血吸虫病,这些病必须对采取环境控制措施,特别是供水和卫生方面。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环境措施不论是作为基本保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还是在卫生部门以外所采用的,都是整个疾病防治战略以及保健和卫生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组成部分。
6.11 估计到2000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数将增加到3000—4000万,这样大范围传染病对所有国家,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将是破坏性的,而妇女和儿童受到的影响日益严重。尽管直接的卫生费用将是很大的,但与大范围传染病的间接费用相比,即与主要同收入减少和劳动力生产率下降相联系的费用相比,则相形见绌。传染病将阻碍服务和工业部门的发展,并将大大增加人的能力建设和再培训的费用。农业部门受影响特别严重,因为农业部门的生产是劳力密集型的。
目标
6.12 在几次国际论坛上,由几乎所有国家政府、有关联合国组织(包括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和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大量协商工作后,已制订出一些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建议由所有国家适当实施,并须尊重各国的文化、宗教和社会传统,坚持自由、尊严和个人所持的价值,以及照顾伦理方面的考虑,视其阶段、标准、优先次序和资源的供应等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与一国具体情况特别相关的其他目标也应列入该国的国家行动计划(执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这种国家一级的行动计划应从公共卫生部门内加以协调和监督。主要目标如下:
a.2000年以前消灭麦地那龙线虫病;
b.2000年以前消灭小儿麻痹症;
c.2000年以前有效控制盘尾丝虫病(河盲症)和麻风病;
d.1995年以前使麻疹死亡率与免疫前数字相比减少95%,发病率减少90%;
e.再接再厉提供保健和卫生教育,确保人人都能得到安全饮水以及合乎卫生的排泄物处置措施,大量减少饮水传染的疾病,例如霍乱和血吸虫病,并且,
(一)在2000年以前使发展中国家的幼年腹泻死亡人数降低50—70%;
(二)在2000年以前使发展中国家的幼年腹泻发病率至少降低25—50%;
f.在2000年以前开展综合方案,使尤其是婴儿死亡率高的国家的五岁以下儿童因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至少降低三分之一;
g.在2000年以前使全世界95%的儿童可在社区内和初级转诊介绍一级获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适当治疗;
h.在2000年以前所有疟疾形成重大健康问题的国家均制订防治疟疾方案,并使无地方性疟疾的地区保持无疾病传播状况;
i.在2000年以前在主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形成地方流行病的那些国家中执行控制方案,并全面减少血吸虫病和其他吸虫病感染的流行,达到从1984年的基线分别下降40%和25%,并使丝虫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加剧明显下降;
j.动员和联合各国和国际对付艾滋病的努力,以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造成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k.防止肺结核复苏,特别着重于抵制多种抗生素类型的肺结核;
l.加速研究改进疫苗,尽可能以疫苗注射来预防疾病。
活动
6.13 各国政府都应按照国家公共卫生计划、优先次序和目标,在适当国际援助和支持下制订国家卫生行动计划,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国家公共卫生系统:
(一)查明引起传染病的环境公害的方案;
(二)流行病数据监测系统,以确保充分预报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或加剧;
(三)干预方案,包括符合全球艾滋病战略原则的措施;
(四)注射预防传染病疫苗。
b.宣传和卫生教育:
进行关于地方传染病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和散布资料,并提高对用环境方法控制传染病的认识,使社区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上发挥作用。
c.部门间合作及协调:
(一)将经验丰富的卫生专业人员借调给诸如规划、住房和农业等有关部门;
(二)制订关于在专业培训、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有效协调的指导方针。
d.对影响传染病蔓延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应用各种方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包括供水和卫生控制,水污染控制,食品质量控制,综合传病媒介控制,垃圾收集和处置,以及无害环境的灌溉方法。
e.基本保健系统:
(一)加强预防方案,特别着重充分平衡的营养;
(二)加强早期诊断方案和提高早期防治行动的能力;
(三)减少妇女及其子女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脆弱性。
f.支助研究和方法制定:
(一)加强和扩展多学科研究,包括集中致力于热带病的减轻和环境控制;
(二)进行干预研究,以便为控制政策提供坚实的流行病学基础,并评价备选办法的效率;
(三)在居民和卫生工作人员中进行研究,以确定文化、行为和社会因素对控制政策的影响。
g.发展和传播技术:
(一)发展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新技术;
(二)加强能够确定如何最好地传播研究成果的研究;
(三)确保技术援助,包括分享知识技能。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6.14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40亿美元(包括约9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6.15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努力应包括对流行病、社会和经济基础进行调查,以制订更有效的综合控制传染病的国家战略。成本效益高的环境控制办法应适应当地发展条件。
(c)人力资源开发
6.16 国家和区域培训机构应促进广泛的部门间办法来防治传染病,包括进行关于流行病学及社区防治、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新疫苗应用方面的培训。应编写卫生教育材料,供社区工作人员所用,并用于教育母亲在家里预防和治疗腹泻病。
(d)能力建设
6.17 卫生部门应收集整理关于传染病分布情况的充分资料,发展机构的响应能力和与其他部门合作通过环境保护来预防、减轻和制止传染病害的能力。应得到政策一级和决策一级的倡导,应动员专业支助和社会支助,并应组织社区发展自力更生。
C.保护易受害阶层
行动依据
6.18 除满足基本保健需要外,还必须特别强调保护和教育易受害阶层,尤其是婴儿、青年、妇女、土著居民和赤贫者,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又应当特别注意老年人和残障人的保健需要。
6.19 婴儿和儿童:世界人口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1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每年至少有1500万儿童死于诸如分娩创伤、分娩窒息、急性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传染病和腹泻等可以预防的原因。儿童的健康比起人口其他部分来受营养不良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严重,并且许多儿童作为廉价劳力或在卖淫中承受着剥削的危险。
6.20 青年:所有国家的历史经验都显示,青年人特别容易因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问题而受损害,经济发展往往削弱青年人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传统形式的社会支助。城市化和社会习俗的改变增加了精神药物的滥用、意外的怀孕和性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目前,当今活着的所有人中有一半以上不满25岁,而每5人中有4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确保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
6.21 妇女:在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健康状况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而在八十年代,妇女的贫困、营养不良和普遍不健康状况甚至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妇女仍然不能充分得到基础教育机会以及增进她们的健康、慎重控制她们的生育寿命和改善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应特别注意提供产前护理,确保婴儿健康。
6.22 土著人民及其社区:土著人民及其社区占全球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他们的经验十分相似,他们与传统土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人民在失业、缺少住房、贫穷和健康状况不良等方面比例特别高。许多国家内土著人口的增加较一般人口为快。因此很需要为土著人口订出保健行动计划。
目标
6.23 保护易受害阶层的总目标是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全部潜力(包括健康、身心和精神发展);确保青年人能成长、确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允许妇女履行她们在社会中的关键职责;通过教育、经济和技术协会协助土著人民。
6.24 关于儿童存活、发育和保护的主要具体目标已在儿童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商定,也对《21世纪议程》仍然有效。支助和部门目标涵盖妇女健康和教育、营养、儿童健康、水和卫生、基础教育以及处境困难的儿童。
6.25 政府应按照各国具体条件与法律制度,采取积极步骤,紧急执行各项措施,确保男女双方有相同的权利,自由审慎地决定儿童的人数和间隔,以及取得资料、享受教育和适当地使她们行使权利的手段,但须不违背他们的自由、尊严和个人所持价值并照顾到伦理和文化考虑。
6.26 政府应采取积极步骤实施方案,以设立和加强防治保健设施,包括妇女为中心、由妇女管理与安全、有效的生育保健服务以及负担得起的利用审慎计划生育的适当服务,但须不违背自由、尊严和个人所持价值并照顾到伦理和文化考虑。方案应集中于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包括产前护理、教育、保健和审慎生儿育女的资料,以及让所有妇女都有充分直接哺乳的机会,起码在产后四个月内。方案应充分支持妇女的生利和生育作用与健康,要特别注意于向所有儿童提供平等优良的保健服务的需要,以及减少孕产妇幼死亡和生病危险。
活动
6.27 各国政府应与地方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或加强下列领域的方案:
a.婴儿和儿童:
(一)在提供基本保健,包括产前护理、哺乳、免疫和营养方案范围内,加强儿童基本保健服务;
(二)广泛推行使用口服体液补充疗法治疗腹泻、呼吸道感染治疗和传染病预防等的成人教育;
(三)提倡制订、修正和执行保护儿童免于被逼卖淫和劳动受到剥削的法律的架构;
(四)保护儿童免受环境和职业的有毒化合物影响。
b.青年:
(一)在卫生、教育和社会部门加强对青年的服务,以便为具体的健康问题,包括滥用麻醉品提供更好的资料、教育、咨询和治疗。
c.妇女:
(一)使妇女团体参与国家一级和社区一级的决策过程,以查明健康危险并将健康问题纳入关于妇女和发展的国家行动纲领;
(二)提供具体的奖励,以鼓励和保持各年龄阶层的妇女参加学校和成人教育课程,包括卫生教育以及基本、家庭和孕产妇保健方面的培训;
(三)对特别是与环境退化影响和充足资源有关的妇女一生的健康和营养进行基线调查和知识、态度及习惯做法研究。
d.土著人民及其社区:
(一)提供资源和自行管理以加强预防和医疗保健服务;
(二)保健系统中结合传统知识和经验。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6.28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1993—2000年)约需37亿美元(包括约4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6.29 应加强教育、卫生和研究机构,以便为增进易受害阶层的健康提供支助。应扩大对这些易受害阶层的独特问题的社会研究,并探索执行灵活的实际解决办法的方法,把重点放在预防措施上。应向政府、机构以及卫生部门的青年、妇女、土著人民的非政府组织提供技术支助。
(c)人力资源开发
6.30 为儿童、青年和妇女的健康而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包括加强教育机构、提倡保健教育相互作用方法和扩大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工作对象传播信息。这需要培训更多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护士、助产士、医生、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母亲、家庭和社区进行教育,以及加强教育、卫生、人口等部。
(d)能力建设
6.31 各国政府应于必要时鼓励:(一)组织国家的、国家间和区域间的专题讨论会和其他会议,以便在关心儿童、青年、妇女和土著人民健康的机构和团体间交流信息;(二)妇女组织、青年团体和土著人民组织促进健康,并同他们协商法律构架的制订、修正和执行,确保儿童、青年、妇女和土著人民有一个健康环境。
D.迎接都市的卫生挑战
行动依据
6.32 市区和郊区恶劣的生活条件正在摧毁亿万人的生命、健康、社会和道德价值。都市发展的速度超出了社会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致使亿万人的收入不足、食物短缺、住房和服务紧张。都市的发展使居民遭到严重的环境危害,并超出了市政府提供人民需要的环境卫生服务的能力。都市发展往往对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基础带来毁灭性影响。市区环境污染与发病率和死亡率过高相联系。人口拥挤和住房紧张引起呼吸道疾病、肺结核病、脑膜炎和其他疾病。在都市环境,许多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都在卫生部门之外。因此,改善都市卫生要依靠政府所有各级、保健提供者、商业界、宗教团体、社会和教育机构以及公民的协力合作。
目标
6.33 应当增进所有都市居民的健康和福利,从而使他们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全球目标是在2000年以前实现卫生指标改善10%至40%。环境、住房和保健服务指标应达到同样的改善率。这包括发展下列各方面的指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不足磅新生儿百分率、以及一些具体指标(例如肺结核病为住房拥挤的指标、痢疾为饮水和卫生不善的指标、可指出预防受伤的可能机会的工业事故和交通意外发生率,以及可说明基本社会混乱原因的社会问题,如滥用品、暴力和犯罪等)。
活动
6.34 应鼓励地方当局在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或加强下列活动:
a.制订并实施城市和地方卫生计划
(一)在政治一级和技术一级建立或加强部门间委员会,包括利用网络安排,在与科学、文化、宗教、医疗、商业、社会和其他城市机构的联系方面进行积极的合作;
(二)采取或加强城市或地方“培养能力战略”,强调“共同干”而不是“为人干”,并创造增进健康的辅助环境;
(三)确保在学校、工作场所、大众媒介等进行或加强公众卫生教育;鼓励社区发展基本保健方面的个人技能和意识;
(四)促进并加强立足于社区的市区和郊区残障与老人康复活动;
b.必要时调查城市现有卫生、社会和环境状况,包括编制城市内差异状况的文件;
c.加强环境保健服务
(一)采用保健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二)对新雇人员和现有人员进行基础培训和在职培训;
d.建立和维持进行合作和交流良好做法样板的城市网络。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6.35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2.22亿美元(包括2,200万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6.36 应进一步研制决策模式,并更广泛地将其运用于评价备选技术和战略的费用及其保健和环境影响。都市发展和管理方面的改善需要有根据切合实际的标准化指标编制的更完善的国家和市政统计资料。优先制订用以测定都市内和地区内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差异的方法,以及制订关于将这些资料应用于规划和管理的方法。
(c)人力资源开发
6.37 方案必须向卫生城市进程所需的市政工作人员提供介绍情况训练和基础培训。环境卫生人员的基础培训和在职培训也是需要的。
(d)能力建设
6.38 方案的目的是提高市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其在中央政府、私营部门和大学的伙伴们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培养能力必须集中于获得足够的资料,改善联系所有关键行为人的协调机制和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实施手段和资源。
E.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险
行动依据
6.39 世界许多地方的一般环境(空气、水和土地)、工作场所、甚至个人住处都遭严重污染,亿万人的健康受到不利影响。这是由于过去和现在在消费和生产形态、生活方式、能源生产和使用、工业、运输等方面的发展很少注意或根本不注意环境保护所致。有些国家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但一般来说,环境恶化仍在继续。各国处理污染和卫生问题的能力,由于缺乏资源,大受限制。污染控制和健康保护措施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新兴工业化国家存在着相当多与发展有关的环境卫生公害。此外,卫生组织最近的一项分析明显地确立了卫生、环境和发展等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指出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统筹兼顾这些因素,因而其污染控制机制成效不大〔2〕。在不妨碍国际社会所可能商定的准则或各国所决定的标准的条件下,必须处处考虑到各国流行的价值系统以及标准的适用程度,因为有的标准对最先进的国家适用,对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不合适或有不必要的社会代价。
目标
6.40 总体目标是减少公害和维护环境,使人类健康和安全不受减损或危害,又能鼓励发展继续下去。具体的方案目标是:
a.2000年以前,所有国家均将适当的环境和健康保障措施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国家发展方案;
b.2000年以前,所有国家中均建立充分的国家基础设施和方案,以提供对环境损害和公害的监督和减轻损害的基础;
c.2000年以前,所有国家均斟酌情况订立综合方案,以便在源头和在处置地点处理污染问题,重点是减少污染行动;
d.斟酌的情况查明和汇编有关健康影响的必要统计资料,以支助成本/利益分析,包括对污染控制、预防和减轻措施进行环境卫生影响评价。
活动
6.41 这一领域内,必要时在国际援助、支持和协调之下,各国所决定的行动方案应包括:
a.都市空气污染:
(一)根据对于采用无害环境的生产工艺和合适的安全公共交通进行危险评价和流行病学研究,开发合适的污染控制技术;
(二)提高大城市控制空气污染的能力,强调强制执行方案,适当时使用监测网;
b.室内空气污染:
(一)支助关于应用预防和控制办法减轻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与发展方案,包括对装备合适技术给予经济奖励;
(二)开展和实施卫生教育运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减少家庭使用生物量和煤对健康的影响。
c.水污染:
(一)根据健康危险评价,发展适当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二)在大城市发展水污染控制能力;
d.农药:
(一)制订控制农药的分配和使用的机制,以尽量减少农业和保存木材所用农药的运输、储存、应用及其残余效果对人类健康的危险;
e.固体废料:
(一)根据健康危险评价,发展适当的固体废料处理技术;
(二)在大城市发展适当的固体废料处理能力;
f.人类住区:
(一)根据健康危险评价,制订改善人类住区健康条件的方案,特别在贫民窟和无占有权的住区;
g.噪音:
(一)制订最大限度安全噪音容许标准,并促进噪音评估和控制作为环境卫生方案的一部分;
h.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一)根据现行国际准则制订并实施适当的国家立法、标准和执行程序;
i.紫外线辐射效应:
(一)紧急从事关于平流层臭氧层耗减所引起的紫外线辐射照达地球表面日益增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研究;
(二)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考虑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以减轻上述对人类的影响;
j.工业的能源生产:
(一)建立关于规划和发展新工业和能源设施的环境卫生影响评价程序;
(二)将适当的健康危险分析纳入所有国家污染控制和管理方案,特别强调如铅等有毒化合物;
(三)所有主要工业均建立关于监督工人遭受健康危害状况的工业卫生方案;
(四)在工业和能源部门促进采用无害环境的技术;
k.监测和评价:
(一)适当时建立充分的环境监测能力,以监视环境质量和人口健康状况;
l.监测和减少受伤事件:
(一)适当地支持发展监测受伤事件及其原因的系统,以执行目标明确的干预/预防战略;
(二)根据国家计划,并按照卫生组织的安全都市和安全社区方案,在所有部门(工业、交通及其他)制订减少受伤次数和严重程序的战略;
(三)强调预防战略以减少职业病以及由环境和职业毒物引起的疾病,以增进工人的安全;
m.促进研究和制定方法:
(一)支助制定新的数量评价方法,衡量不同的污染控制战略有关的健康利益和成本;
(二)对接触多种环境公害造成的联合健康影响进行多科性研究,包括对长期接触低量污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使用能估计人体接触程度、不利影响对环境因素敏感性的生物标示。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6.42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30亿美元(包括约1.15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些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6.43 虽然就许多问题而言,预防或减轻污染的技术很容易获得,但就方案和政策制订而言,则各国应在部门间框架内进行研究。这种努力应包括与商业界的合作。成本—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应通过国际合作方案予以制订,并应用于确定有关健康与发展的优先次序和战略。
6.44 在上述第6.42段a至m项所列活动中,应按第34章的规定,由知识和技术的存有者让发展中国家获得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这种技术、专门知识和资料,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努力。
(c)人力资源开发
6.45 应制订全面的国家战略,以克服缺乏合格人力资源的困难,而缺乏合格人力资源是在处理卫生公害方面取得的一大妨碍。培训对象应包括从管理员到检查员的各级环境和卫生官员。需要更加强调将环境卫生问题列入中学和大学课程以及对公众进行教育。
(d)能力建设
6.46 每个国家都应增进在预见和查明环境卫生公害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并应提高减少风险的能力。所需的基本能力应包括:关于环境卫生问题的知识以及领导人、公民和专家的认识;促进在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反污染斗争方面的部门间和政府间合作的运行机制;使私人和社区关注处理社会问题的安排;授权并分配资源给中间级和地方级政府,以及提供满足环境卫生需要的第一级能力。

注:〔1〕A/45/625,附件。
〔2〕卫生组织健康与环境委员会的报告(日内瓦,即将出版)。

第7章
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导言
7.1 在工业国家,都市中的消费方式正在严重地挤压全球生态系统,而在发展中国家,仅仅为了克服基本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它们的住区需要更多的原料、能源和经济发展。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类住区情况在继续恶化。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在资源全面受限的情况下,对这一部门的投资量不足。在有最近数据可查的低收入国家,平均而言,中央政府开支只有5.6%用于住房、舒适设备、社会保险和福利〔1〕。国际支助和金融组织在这方面的开支也同样很少。例如,1988年联合国系统赠款供资的开支总额仅1%用于人类住区〔2〕,而1991年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开发协会)对城市发展和供水及下水道的贷款各达其贷款总额的5.5%和5.4%〔3〕。
7.2 另一方面,现有资料显示,人类住区部门的技术合作活动促成了大量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例如,1988年开发计划署对人类住区每投入一美元技术合作开支,即可促成后续投资122美元,为所有开发计划署部门援助的最高者〔4〕。
7.3 这是对人类住区部门主张采取“使发挥能力的办法”的基础,外来援助将有助于产生必要的本国资源来改善到2000年及后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包括日增的失业者——无收入人口群。同时所有国家都应认识到都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以一体化的方式来加以处理,其中应高度优先考虑都市和农村中的贫民、失业人口和与日俱增的无收入人口。
人类住区目标
7.4 人类住区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和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种改善工作应以技术合作活动、公私两方面与社区形成伙伴关系以及有妇女、土著人口、老年人与残疾人口等社区团体和特别利益集团参与决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这种作法应成为国家住区战略的核心原则。在制订这些战略时,各国须根据它们的国家计划和目标在本章所列的八个方案领域中制订它们的优先次序,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社会与文化能力。此外,各国应定出适当规定,以监测它们的战略对边际化的和无发言权的人口群的影响,特别是妇女的需要。
7.5 本章所包括的方案领域为:
a.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
b.改善人类住区管理;
c.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d.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
e.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f.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
g.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
h.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发展。
方案领域
A.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
行动依据
7.6 得到安全和健康的住房对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福祉是不可或缺的,并应当是国家与国际行动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享有适当住房的权利是《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基本人权。尽管如此,据估计,目前至少有10亿人没有机会居住安全和健康的住房,如果再不采取适当的行动,到本世纪末及其后,这个数字还将急剧增加。
7.7 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全球方案是大会1988年12月通过的《到2000年全球住房战略》(第43/181号决议,附件)。尽管《战略》获得广泛支持,它还需要更多政治和财政支助,使它能够在本世纪末及其后达成促进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的目标。
目标
7.8 目标是采取使发挥能力的办法来进行对环境无害的住房发展和改善,以达成向迅速增长的人口和向目前没有象样住所的城市和乡村贫民提供适当住房。
活动
7.9 应该采取下列活动:
a.作为达到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的目标的第一步,所有国家都应立刻采取措施,向它们的无住所贫民提供住所,同时国际社会与金融机构应采取行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向国内贫民提供住所的努力;
b.所有国家应酌情根据《到2000年全球住房战略》所载原则和建议,通过和(或)加强国家住房战略,制订各项目标。人民应受到法律保护,不得不公平地从他们的家中或土地上逐出;
c.所有国家应酌情支助城市和乡村贫民、失业者和无收入人口群在住房方面所作的努力,其手段为采行新的和(或)修订现有的法规和条例,便利他们获得土地、资金和廉价建筑材料和积极促进非正式住区和城市贫民窟的合法化和改善,以此作为解决城市住房不足问题的权宜措施和现实办法;
d.所有国家应酌情采用和利用住房筹资计划和适应它们具体情况的创新机制来便利城市和农村贫民取得住房;
e.所有国家都应通过公私双方及社区部门的伙伴关系,和在社区组织的支持下在国家、州(省)和市各级支助和发展符合环境要求的住房战略;
f.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酌情制定和执行方案,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以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所造成的后果;
g.所有国家应酌情发展和执行重新安置方案,以解决它们国内流离失所人口的具体问题;
h.所有国家应该酌情记录和监测其国家住房战略的执行情况,其方法特别是采用人类住区委员会通过的监测准则和联合国人类住区(生境)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制订的住房业绩指标;
i.应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以支助发展中国家执行它们的国家住房战略;
j.应按《到2000年全球住房战略》的要求,每两年编制和分发全球进展报告,其内容包括国家行动以及国际组织和双边捐助者的支助活动。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7.10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750亿美元(包括约100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些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7.11 本项目所需经费将在本章所列的其他每个方案领域中述及。
(c)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7.12 为了在向所有人(包括没有收入的群体)提供住房方面采用促进推行的做法,发达国家和供资机构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援助,并向研究机构和训练政府官员、专业人员、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供经费,以及加强当地发展适当技术的能力。
B.改善人类住区管理
行动依据
7.13 到二十一世纪初,大多数世界人口将住在城市。虽然城市住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住区都呈现出全球环境和发展危机的许多征候,然而这些住区创造了占60%的国民生产总值,并且如加以适当的管理,可以发展能力维持其生产力,改善其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
7.14 一些大都会地区的城市体系虽然是连成一体的,但它们跨越好几个政治和(或)行政实体(县和市政府)。这种政治上的不划一往往会妨碍整体环境管理方案的执行。
目标
7.15 目标是确保对所有城市住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住区——实行可持续的管理,以便加强它们改善居民、特别处在边缘无权无势的人的生活条件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
活动
(a)改善城市管理
7.16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联合国人类住区(生境)中心的城市管理方案是一个现有的加强管理的框架,它是一项协调一致的全球性努力,以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在1993—2000年期间,其活动范围应予扩大,以涵盖所有对此有兴趣的国家。所有国家都应在有关方案和支助机构的协助下,斟酌情况,按照本国的计划、目标和优先次序,并在非政府组织和地方当局代表的协助下,在国家、州/省和地方各级进行下列活动:
a.在地土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和城市财政与行政领域采取和适用城市管理准则;
b.通过若干行动,加快减少城市贫困的工人,这些行动包括:
(一)通过提供、改善和维修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及支助非正式部门的经济活动(如修补、回收利用、服务业和小生意),为城市贫民、特别是妇女创造就业机会;
(二)向城市贫民中的赤贫者提供具体援助,特别是建立社会基础设施以便减少饥民和无家可归者,和提供适当的社区服务;
(三)鼓励建立立足于本地区的组织、私营志愿组织和其他形式的非政府实体,为减少贫穷和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素质而出力。
c.采取创新的城市规划战略以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包括:
(一)减少对提供给较高收入街坊的高标准环境服务和其他服务(例如供水、卫生、垃圾收集、道路、电信)的补贴,并收回其全部成本;
(二)向较穷的地区提供较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d.制订下列方面的地方性战略:改善生活素质和环境,综合作出关于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的决定,向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投资,以及动员人力和物质资源,从而促进在无害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的情况下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b)加强城市数据系统
7.17 所有国家都应该在1993—2000年其间于选定的城市推行试验项目,酌情让商业界积极参与,在地方、州/省、国家和国际各级搜集、分析和随后传播城市数据,包括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建立城市数据管理能力〔5〕。生境中心、环境规划署和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国组织可以提供技术咨询意见和数据管理系统的模型。
(c)鼓励中型城市发展
7.18 为了确保城市的蔓延不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土地发生更严重的资源退化,和不会加重将空地和农业或缓冲地区加以开发的压力,必须要有健全的城市管理,不过,为了减轻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聚居地区所受到的压力,也应当执行发展中型城市的政策和战略,为农村地区的待业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和支助立足于农村的经济活动。
7.19 因此,所有国家都应酌情审查城市化的过程和政策,以便评价成长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具体适合其成长中的中型城市的需求、资源能力和特点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办法。它们也应该斟酌情况,集中进行旨在促进从农村转变为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形式的活动,以及旨在促进发展小规模经济活动(特别是粮食生产)以支持在当地创造收入和为内地农村生产中间货物和提供服务的活动。
7.20 所有城市,特别在可持续的发展方面有严重问题的城市,应按照本国法律、规则和条例制订和加强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引导它们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的方案。某些支持这种努力的国际倡议,例如生境中心的“可持续城市方案”和卫生组织的“健康城市方案”,应当予以加强。另一些有世界银行、各区域开发银行和双边机构以及其他与此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方面、尤其是地方当局的国际和国内代表参与提供的倡议,也应予以加强和互相协调。个别城市应酌情:
a.在参与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社区)、尤其是妇女和土著人民不断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将广泛参与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的做法予以制度化;
b.通过让地方社区参与查明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增建民众福利设施、保护和(或)修复较古老的建筑、历史性地方和其他文化手工艺品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和环境意识,从而改善城市环境。此外,应推行各种“绿色工程”方案来开展自我维持的人力发展活动,并为低收入的城市居民创造正规和非正规的就业机会;
c.加强其地方行政机构的能力,使它们能够通过认识到城市的个别需要和基于对生态无害的城市设计办法的综合规划方法,更有效地应付由迅速和健全的城市增长所引起的各种各样发展和环境方面的挑战;
d.参加国际性“可持久城市网”,以交流经验和调动各国和国际技术和财政支助;
e.推动拟订无害环境和谨慎尊重当地文化的旅游业方案,这是可持续地开发城市和农村住区的一种策略,也是分散城市发展和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差距的一条途径;
f.在有关的国际机构的援助下,建立各种机制来调动资源去支援地方上提出的改善环境素质的倡议;
g.通过包含在爱护环境的概念中的各种参与方式、方法和做法,让各种社区团体、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拥有权力和负起责任来管理和改善它们的切身环境。
7.21 所有国家的城市都应该在从事这方面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如国际地方当局联合会、国际地方环境倡议理事会和结谊城市世界联合会——的赞助下,加强彼此之间和与发达国家城市之间的合作。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7.22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1000亿美元(包括约150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些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7.23 发展中国家应该在适当的国际援助下,考虑把重点放在训练和培养由所能够成功管理无害环境的城市发展和增长并具备分析和修改采用其他城市创新经验的必要技能的城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和其他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核心班子。为此目的,应该利用所有各种训练方法——从正规教育到利用大众媒介——以及采取“边做边学”的办法。
7.24 发展中国家还应该鼓励捐助者、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商业机构作出联合努力,在减少废物、水质、节约能源、化学品安全生产、较少污染的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开展技术训练和研究。
7.25 所有国家在以上所建议的援助下进行的建立能力活动不应局限制于训练个人和功能群体,而应该也包括机构安排、日常行政工作程序、机构间联系、信息流通和协商过程。
7.26 此外,象“城市管理方案”那样的国际努力应在多边和双边机构的合作下,继续协助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种参与结构,其方法是调动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穷人(特别是妇女和社会地位低下者)的人力资源。
C.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行动依据
7.27 获得土地资源是可持续的低度影响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要素。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命系统基础,为一切人类活动提供土壤、能量、水和机会。在迅速成长的城市地区,由于工业、住房、商业、农业、土地占有结构相互抵触的需求和对空地的需求,获得土地日益困难。此外,城市地价不断上涨使贫民无力获得适当的土地。在农村地区,一些不能持续耐久的做法,如商业集团和无地农村人口开发贫瘠土地以及侵占森林和生态脆弱地区等,造成环境退化和农村贫穷居民的收入递减。
目标
7.28 目标是通过无害环境的物质规划和土地利用来满足人类住区发展对土地的需要,以确保所有家庭均能获得土地,并斟酌情况鼓励共同和集体拥有土地〔6〕。特别是应注意妇女和原住民经济和文化需要。
活动
7.29 所有国家均应酌情全面清点本国土地资源,以便建立土地资料系统,按土地资源的最恰当用途进行土地资源分类,确定环境脆弱或灾害频繁地区,以便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7.30 然后,所有国家均应考虑制订国家土地资源管理计划,指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应为此进行以下工作:
a.酌情制定国家立法,指导如何实行无害环境的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住房建设和改善建设城市扩充管理行动等方面的公共政策;
b.酌情创立可满足住区发展需要的有效率而开放的土地市场,特别通过改善土地登记制度和简化土地交易程序等办法;
c.制订财政奖励办法和土地利用管制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办法,以便更合理而无害环境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d.鼓励公营、民营和社区部门合作管理用于开发人类住区的土地资源;
e.在现有城市和农村住区,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f.建立适当形式的土地的所有权,以便为所有用地者,尤其是原住民、妇女、当地社区,低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贫民提供所有权保障;
g.加快作出努力,帮助城乡贫民获得土地,包括用于购买土地和建造/获取或改进安全而健康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服务等的信贷计划;
h.制定和支持实行各种改善土地管理措施,这些措施综合全面地处理农业、工业、运输、城市发展、绿化空间、保留区及其他重大需要而可能产生对土地的互相竞争的需求;
i.促进决策人员理解在环境易受害地区从事无规划的住区会有的不利后果,以及为此目的所需要的适宜的国家和地方的土地利用和住区政策。
7.31 在国际一级,应该由诸如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各区域开发银行、其他有关组织和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生境中心城市管理方案等各种双边和多边机构和计划署来加强各种地土资源管理活动的全球协调,并应采取行动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以及它们彼此间转让关于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措施的应用经验。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7.32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30亿美元(包括约3亿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些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的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7.33 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单独地,或结成区域或分区域集团地,应当有机会获得现代化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如地理资料系统、卫星摄影/图象和其他遥感技术。
(c)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7.34 所有国家均应从事可持续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环境重点培训活动,并通过国际支助和筹资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协助,以便:
a.加强国家、州/省和地方的教育研究和训练机构的能力,以便对土地管理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正规训练;
b.对负责土地问题的政府各部和机构协助进行组织审查,以便设计更有效率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并为这些部会和机构的经理和工作人员举办定期在职进修班,使他们熟悉最新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
c.酌情和这些机构提供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硬件及测量设备;
d.加强现有方案和促进在国际和区域间交流土地管理资料和经验,其途径是建立土地管理科学专业协会和进行有关活动,如讲习班和讨论会。
D.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
行动依据
7.35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由许多变数所决定,如供水能力、空气质量、在卫生和废物管理方面的环境基础设施。如果有适当的管理,则由于使用者集中,都市化可以借助适当的定价政策、教育方案、以及既节省又无害环境的公平使用机制,而提供极好的机会,建立可持续的环境基础设施。但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不足或缺乏,导致普遍的体衰多病,每年有大批人因可以预防的疾病死亡。在这些国家内,由于需要不断增加,超越了政府作出充分反应的能力,情况势将恶化。
7.36 以综合方式提供无害环境的人类住区基础设施,尤其是向城乡贫民提供这种设施,是一种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因为会改善生活素质,提高生产力,改善健康,并降低在医疗投资和济贫方面的负担。
7.37 可以用综合方式改善其管理的大多数活动均载于《21世纪议程》第6章(人类健康条件的保护和提高)、第9章(保护大气层)、第18章(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和第21章(关于固体废物的无害环境管理,和有关污水的问题)。
目标
7.38 目标是确保到2025年为所有住区提供充分的环境基础设施。实现这项目标需要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战略中列入建立必要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能力的方案,以期确保在2000年前将基础设施和环境规划更好地融为一体。
活动
7.39 所有国家应评价其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是否适合环境要求,拟订本国可持续的废物管理办法的目标,并实施无害环境的技术,以确实保护环境、人的健康和生活素质。应当在双边和多边机构协助下,加强为促进一种以综合性人类住区办法进行规划、发展和维护与管理环境基础设施(供水、卫生、排水、固体废物管理)的住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方案。还应当加强这些机构之间的协调,并取得地方当局的国际和国家代表、私营部门、社会团体的协作。在可能时,所在提供环境基础设施的机构的活动应当在住区问题上表现一种生态系统或大都会地区的作法,并且进行广泛方案活动,包括监测、应用研究、能力建设、转让适当技术和技术合作。
7.40 应协助发展中国家在全国和地方采取综合方式提供水、能源、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的管理,外部筹资机构应当根据考虑到所服务社区的生活条件和资源的规章和标准,确保特别运用这种方式改善非正式住区的环境基础设施。
7.41 所有国家应当酌情采用以下原则提供环境基础设施:
a.采取尽可能尽量减少或完全避免破坏环境的政策;
b.确保在作出有关决定之前,先就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考虑到任何生态后果的代价;
c.按照本地习惯促进发展,并采用适合地方条件的技术。
d.推动能收回基础设施服务的实际费用的政策,同时确认必须设法以适当方法(包括补助)对所有住户提供基本服务;
e.对影响若干个地区的环境问题,设法联合解决。
7.42 应当便利并鼓励将现行方案的资料分发给有兴趣的国家和地方机构。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7.43 环发会议秘书处估算,开展这个方案各项活动平均每年(1993—2000年)约需5000万美元的国际社会赠款或优惠资金。这只是大约的数字,尚未经各国政府的审定。实际费用(特别是包括非优惠资金)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战略和方案。
(b)科技手段
7.44 现行方案中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应尽可能地加以协调,并应:
a.在环境基础设施方案和项目的综合政策领域,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和总的环境影响,加速研究步伐;
b.利用环境和发展数据,推广评价“有效需求”的方法,作为选择技术的一项标准。
(c)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7.45 在筹资机构的援助和支助下,所有国家应斟酌情况致力于以下目标的培训和民众参与的方案:
a.尤其在原住民、妇女、低收入人群和贫民中,提高对提供环境基础设施的手段、方法和效益的认识;
b.培养专业人员骨干队伍,使之在基础设施服务综合规划及在维持资源效率高、无害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制度方面具备充分的技能;
c.加强地方当局和行政人员的机构能力,使之能够同当地社区和私营部门合作,以综合方式提供充分的基础设施服务;
d.采用适当的法律和规章文书,包括交叉补贴安排,向尚未获得服务的群体、尤其是贫民,提供充分并且负担得起的环境基础设施,使他们也能享受其利益。
E.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行动依据
7.46 当今生产的大多数商业和非商业能源均用在或用于人类住区,其中很大一个百分比是家庭使用的。目前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加能源生产,以加速发展和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能源生产成本和与能源有关污染。任何为保护城市环境而采取的行动都必须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以减少污染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为优先事项之一。
7.47 发达国家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必须规划和管理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代用能源,并评价现有系统和做法的寿命周期成本,由于这些系统和做法,许多大城市地区都普遍受到与臭氧、颗粒性物质和一氧化碳有关的大气质量问题之患。这些问题同缺乏技术能力、低效率所导致的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人口与工业的高度集中和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
7.48 运输约占商业能源消耗的30%,并约占全球液态石油消耗总量的60%。在发展中国家,迅速的机动化以及城市运输规划、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不足正在造成越来越多同许多发达国家所发生类似的事故和伤害以及保健、噪音、拥塞和生产力受损诸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对城市人口,特别是对低收入和无收入人口具有严重影响。
目标
7.49 目标是就人类住区提供较为节省能源的技术和代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活动
7.50 与本方案领域有关的主要活动列于第9章(保护大气层),方案领域B,次级方案领域1(能源的开发、效率和消耗)和次级方案2(运输)。
7.51 对发展人类住区的综合做法应当包括促进所有国家可持续的能源开发的下列方面:
a.发展中国家特别应当:
(一)拟订国家行动方案,促进和支助重新造林和国家森林再生,以期能够持续提供城市地区低收入群体和农村贫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所需生物量能源;
(二)拟订国家行动方案,以促进特别是太阳能、水力、风能和生物量能源的使用方面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
(三)采取适当措施,除其他外,建立资金和技术转让机制,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商品化;
(四)实施针对制造商和用户的信息和训练方案,以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源效率较高的器具;
b.国际组织和双边捐助者应当:
(一)支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能源方案,以使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生物量能源和水力的使用方面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广泛的利用;
(二)使人们有机会取得研究和发展成果,以增进人类住区方面的能源使用效率。
7.52 各国应对城市运输规划和管理采取综合方式,以促进有效率的无害环境的城市运输系统。为此,各国应:
a.把土地利用和运输规划结合起来,鼓励减少运输需求的发展模式;
b.斟酌情况采行鼓励各国发展载客量大的大众交通的城市运输方案;
c.鼓励非机动化运输方式,做法是斟酌情况在城市和郊区中心开辟安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d.特别注意有效的交通管理,公共运输的有效经营和运输基础结构的维护;
e.促进国家间和地方和大城市地区的代表间讯息的交流;
f.重新评价目前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以减少能源和国家资源的使用量。
实施手段
(a)筹资和费用评价
7.53 环发会议秘书处已在第9章(保护大气)内估计了实施这个方案各项活动费用。
(b)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7.54 为了提高能源服务和运输专业人员与机构的技能,所有国家应:
a.为能源服务和运输部门的政府官员、规划人员、交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在职和其他训练;
b.提高公众对运输和旅行举止对环境所具影响的认识,其途径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和支持各项非政府和社区行动以推广使用非机动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