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责任引领生育友好型企业建设
作者:王俊、石人炳 发表报刊:人口发展观察 原刊期号:

近日某企业宣布,将为该企业入职满3年的员工提供生育补贴,员工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1万元补贴直到孩子年满5周岁。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该企业是在“作秀”,但更多的人持赞赏态度。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生育问题、重视生育友好型企业文化建设。比如,近期一家上市企业宣布“将为企业新生育员工报销其子女0至3周岁期间的奶粉、纸尿裤等日常花费,承担员工的二孩公立幼儿园学费,给予生三孩员工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很多企业正在探索延长员工产假、落实育儿假的可行路径。

  “生育友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生育水平持续低迷。低生育会催生人口结构迅速老化、劳动力资源萎缩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再次明确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所应承担的责任。在生育方面,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支持员工生育。这是因为,员工低生育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因而企业应该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首先,对市场劳动的看重导致个体“不想生”。现代教育使得个体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市场劳动而非家务劳动,当工作与生育发生冲突时,个体更可能主动选择推迟甚至放弃生育。其次,对职业发展的追求导致个体(特别是女性员工)“不敢生”。员工惧怕生育之后可能面临“性别”与“母职”的双重歧视,惧怕职场晋升的“玻璃天花板”。再次,高强度的职场竞争导致个体“没时间生”。当加班成为常态,当工作环境越来越“卷”,当面临令人窒息的职场竞争,很多员工甚至没有时间认真规划生育计划。最后,生理年龄的局限性导致个体“没能力生”。过了职业发展关键期,可能也就过了生育旺盛期、过了最佳生育年龄,此时员工往往是想生却面临不孕不育问题。总之,综合上述分析,对企业来说,正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生育后果,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企业文化,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落实“生育友好”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履行社会责任与赚取利润并不矛盾。宏观看,落实生育友好的社会责任、保障人口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企业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人是生产者,人口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与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生育水平、稳定的人口规模以及持续的人力资源供给;如果没有人口、没有人口的再生产,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人是消费者,没有消费、没有需求,经济发展也就丧失了必要性与可能性。微观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认可,离不开员工的忠诚与合作。既有经验研究已证实了社会责任投入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首先,有关企业社会形象的正面、具象化的宣传,能够快速提高其知名度,使企业获得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其次,负责任的企业更容易赢得社会声誉,更可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实现市场规模扩张。再次,关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来自外部的资源和支持,从而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最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更可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凝聚士气、减少内耗,提高生产效率。

  以制度激励生育友好型企业建设

  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倡导生育友好型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责任转嫁,更不意味着政府的“缺位”。事实上,政府责任、制度激励、财政资源投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营利”是企业的本质,企业用工理所当然地遵循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只有消除用工成本事实上存在的性别差异,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有研究发现,女员工生育期间的直接用工成本是男员工的1.8倍;在她们休产假、哺乳假时,企业还需额外负担替代用工的开支;女员工生育后的工作时间、精力投入、工作效率以及就业稳定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显著降低。对此,正视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正视用工成本的性别差异,政府需要向企业提供正向激励,在制度框架内扶持企业的生育友好行为。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建立政府和企业共担的生育保险基金筹资机制,建立与女员工数量、生育数量挂钩的企业递进式税收减免制度,弱化企业用工成本的性别差异,形成有效的制度激励。其次是要完善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制度,缓解职场的性别歧视。再次是要扶持企业兴办托育设施、拓展相关服务项目,以“给政策、给机会、给补贴”的方式,助力生育友好型企业发展。此外,奖惩机制也必不可少。要设置底线、严格监管,谨防投机行为,谨防“劣币驱逐良币”,督促企业将生育友好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以企业文化助推企业“生育友好”社会责任落实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应将生育友好狭义地理解为生育补贴等“物质”层面的支持。事实上,生育友好,文化先行,培育生育友好的企业文化是培育生育友好型企业的首要之事。在创建生育友好型企业文化上,一方面要倡导性别平等,鼓励企业挖掘女员工的相对优势、理解并尊重员工的家庭责任,为其育儿主动提供工具性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内化与员工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工作成果而非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绩效评估,并通过工作重组更有效地处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力资本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以此充分体现生育友好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特色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人口发展观察
作者/王俊、石人炳
作者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