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的要素
作者:李慧波 戴昭 发表报刊:中国妇女报 原刊期号:

    ·阅读提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做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的推广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需要,是加快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是传播中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女性故事的有力推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的推广需注重媒介融合推广、“大思政课”导向推广,以及“大众化”高质量推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要素,对于做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意义

    “高校是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推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加强其推广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是加快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围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开展常态化传播,不仅可提升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播力、引领力和影响力,而且可正向引导女性群体价值观。可以说,它是树立先进性别文化观念,增强女性自信,弘扬男女平等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

    三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是传播中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女性故事的有力推手。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女性题材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题材,女性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包含众多的优秀女性题材,以此为载体进行传播,是讲好中国女性故事的有力推手,也是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重要契机。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主体

    高校图书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先导力量。作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需要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作为载体,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责任与使命。

    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关键。一方面,高校教师渊博的学识加上学生时代的经历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使推广效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这些文献通过高校教师们的加工整合,可以实现“知识的活化”,从而可在“上至决策层、下至普通百姓”间得到更广泛传播。

    高校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基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怀青年。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年学生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当中人数最为庞大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广泛参与可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的推广队伍。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资源推广的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广对象对于文献资源信息的获取形式提出新的需求。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的推广方式需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媒介融合推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虚实交融”环境下,各类软件不断嵌入,智能媒体已成为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效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馆藏文献的推广也应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单一推广模式,与新兴媒介优势互补,进而形成融合推广合力。

    第二,“大思政课”导向推广。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中,既可以通过追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足迹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也可以通过研究文献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推广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大思政课”的导向,才能保证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在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第三,“大众化”高质量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接地气的推广方式结合具体实际,容易为推广对象所接受。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通过创新空间提高推广质量。改善物理空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图书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方面。2021年,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筹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研究文献资源库”。它不仅是一个学习空间,同时还是一个红色文化空间,对读者的感情认同和心灵追寻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观念为思政教育烘托了氛围,为持续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搭建了舞台。该资源库自建成以来,多所院系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学习参观。学员一起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运动足迹,共同领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通过话语表达的创新提升推广效果。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困难在于如何用最明白的方式把这个道理告诉群众。”大众化话语表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行之有效的方式。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在各院系招募学生宣讲员并组成红色经典宣讲团。宣讲员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对文献资源进行大众化话语表达,这种通俗有趣的表达方式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  

    总之,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工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文献资源推广的新样态和新体系需依托多元推广者,通过媒介融合传播、“大思政课”导向传播、“大众化”高质量传播等方式去不断完善和创新。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注:本文为中华女子学院思政教育专项“高校图书馆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KY20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