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促进新时代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宋文珍 发表报刊:中国妇女报 原刊期号:



编 者 按


2023年7月28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座谈会。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沈跃跃出席并讲话,指出《论述摘编》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要从新时代妇女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妇女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黄晓薇主持会议并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论述摘编》,妇女研究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推进党的妇女理论创新的重大任务。

座谈会上,中国妇女研究会的专家围绕《论述摘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与研究问题相结合,谈学习体会、说落实举措,一致表示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高质量妇女研究助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为了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性别研究视界特推出专栏,编发参会专家围绕《论述摘编》撰写的文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阐释新时代妇女事业的政治保证、方向道路、使命任务、依靠力量、重要途径、责任担当、职能定位和外部环境,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为促进新时代新征程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儿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第六部分集中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33条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儿童工作的战略意义、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我们党对儿童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需要我们在深学细悟、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运用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指导儿童工作实践,推动儿童事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指出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大教育。从大教育观出发,需要我们在育人机制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夯实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畅通社会教育的协同作用,形成育人合力。需要我们在德育内容上,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品德和社会公德。需要我们在育人方式上,运用体现时代特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





强化儿童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将儿童优先落实到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儿童优先的战略定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高质量推进儿童工作。我国18岁以下儿童2.9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1.1%。儿童发展依然存在城乡、区域、群体差距,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9‰和6.8‰,但农村分别是城市的1.8倍和2.1倍,西部地区是东部地区的2.2倍。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可及性、优质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科医生只有20.6万人,每千名儿童仅有0.82名儿科医生。困境儿童的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儿童近700万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近53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合计1.38亿人,儿童心理问题、网络成瘾高发,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出台法律政策、编制规划、配置资源中进一步体现儿童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儿童发展政策,将儿童优先发展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





把握新要求,用新规划引领儿童事业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规划对于儿童事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和引领作用。在目标任务上,要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政策制度上,要强化三个理念,一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理念,使儿童在人生起步阶段受到良好的保护、养育和教育,获得最佳人生开端,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投资儿童、受益未来理念,突破儿童投资是单纯财政支出的错误观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早投入、多投入,提前预分配,减少以后再分配。三是适度普惠儿童福利理念,继续扩大福利范围,提高福利标准。要实现儿童福利、保护、公共服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增加对母婴保健、儿童早期发展与普惠托育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儿童监护制度。





 创造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为儿童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为抓手,为儿童提供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的任务并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就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制定了目标和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23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遴选出54个城市试点,儿童友好正在从“概念”变成“实景”。我们要进一步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政策,凝聚更多党委、政府对高质量发展儿童事业的共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儿童友好成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儿童工作的有力抓手,成为更好满足儿童和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动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筑牢基层儿童保护的基础,打通儿童保护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连续三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做好儿童保护工作是促进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关键措施是要重心下移,强基固本,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儿童保护和服务体系。一要建好一支服务队伍。强化基层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的儿童保护和服务职能,发挥加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妇联执委和专业社会组织的作用。二要建好一个儿童和家庭服务平台。发挥儿童之家和社区家长学校的作用,指导家长正确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推动各级政府扩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将接受家庭教育作为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解决孩子“出生证就是父母的合格上岗证”的问题。三要运行一套儿童保护工作流程。使困境和受暴力伤害儿童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机制落实到位。要在提升儿童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儿童事业是面向低龄人口的事业,但儿童工作不是低门槛、低素质、低质量的代名词,儿童工作呼唤专业化,儿童工作也必须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儿童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